⑴ 身为老师,我喜欢这3部关于老师的电影
在这个获取知识太容易的时代,一个老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真正能做的还有什么呢?
“金融、工程、建筑、计算,固然很重要,那是我们生存的条件;但诗歌、浪漫、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
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感受生命;去帮助他们获得一个新的视角看世界和人生;去为他们打开一扇扇窗,而不是仅留着那一扇门,告诉他们这是唯一的路。
这样做很简单。我们不用焦虑学生不听话怎么办,不用为编不出花样繁多的说教词而自我怀疑。我们只要做到启发、陪伴和适时适度的纠偏就好了。我们不用像电影里的基汀队长那样离经叛道,就放轻松。
要相信,老师是可以影响学生的,因为这是一份用一个灵魂点亮另一个灵魂的职业。
小伙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愤然站在课桌上,喊着“O Captain! My Captain! ”是对基汀老师最大的敬意。在《放牛班的春天》里,是那一屏幕的纸飞机。
他们是一群沉在“池塘之底”的孩子,大被人们厌恶,被忽视,被压进更深的淤泥里。
是这些孩子的幸运,他们遇见了克莱门特,一位音乐家。但他没有大师的荣耀,他就是一位有情有爱,往往又无能为力的普通人。也正是他的平易近人和容忍大度把孩子们从“塘底”捞了起来(遗憾的是,只是“捞起来”,没有完全“捞出来”)。
我们都把教师这个职业描述得太伟大了,好像我们是异于凡人的圣人,散发着光芒,这让我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有的包袱是我们自己背上的,把学生都扛在肩上,负重前行。
可这种背负,正与教育的意义相违背。学生的脚没有踏在地上,他们不会摔跤,可也不会独立行走,甚至不清楚自己将要去往何方。
把学生放下来吧,与他们并肩,相信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被点亮。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的燃点。
李希贵校长说:“教育不是知识和人之间的事,更不是考卷和人之间的事,教育是人和人之间的事。”
我从小就是所有大人眼中的“好孩子”,按照这个社会所设定的一切规则来要求自己。虽然有时会感到委屈,但从未怀疑过(当然30岁之后有所觉醒,在一番深入的自我探索之后,一股抗争的力量迸发出来……不过这是后话了)。所以当年我无法理解那些“差生”和看上去“不正常”的同学们。
也是自己成为老师后,我有了“俯瞰”的能力。懂了一个道理:“没有坏学生,只有差老师。”
我说要相信学生,是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尤其那些我们眼中的“特殊”学生,没有人主动选择了异于常人。要求他们停止作怪,是在用自己尚不能证实的“正确”去苛责他们。而他们是不能为,不是不想为。
往往这样的孩子有自己精彩的世界,他们的世界和他们看待我们这个世界的方式是那么的奇异。他们就像是落在“地球上的星星”,看起来处处不合时宜,却无法掩盖那星光。
试一试把那些所谓的“正确”和标准丢掉吧,蹲下来,走进他们的视野里,而不是硬把他们拉进我们的世界。我相信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会有适合的方式来沟通他们的内心和我们的期许。
⑵ 做一头不被骟掉的牛:《老师好》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人家这部电影的导演说了,有感于现在社会上的师生关系跟自己小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变化,所以想谈谈自己眼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
我倒是觉得,谈老师也好,谈学生也罢,归根到底谈的是人。一个人抑或一群人的初始、变化和结果,这个轮回构成了一个故事。所以我看这个电影的感受是, 这是一个关于苗宛秋老师自己的故事。
在很多青春片里,常有的是年轻人沉浸在自己的感知世界里对抗外界的压力。但《老师好》这部电影呈现的是老师——作为成年人,与学生——未成年人之间的对话和碰撞。然后在这种碰撞中苗宛秋完成了他自己的蜕变。学生当然也有变化,但焦点不在他们身上,至少我自己这么认为。
事情发生在1985年一个叫南宿一中的学校。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的苗宛秋(于谦饰)成为了高一3班的班主任。故事以苗老师的自行车为线,串起了(其实串的效果还有提升的空间)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碰撞、冲突、和解,以及散场。
苗老师本来可以不做老师的,他当年高考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却因为“出身问题”未被录取,只得上了师范,成为了一名教师。这是他心底的隐痛,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之来源。这个人生信条就是让学生通过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为此他兢兢业业,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
但他面对的高一3班,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学生们不断用自己感性的、粗浅的、充满荷尔蒙气息的人生哲学去挑战苗宛秋的人生信条。这些挑战或者说冲撞表面上看起来压根算不上激烈,不就是——卸老师自行车吗,不听老师劝告非要参加文艺汇演吗,不好好学习偏要去打架吗,也真没出什么大事。整部影片最大的事——也是被很多观众诟病的情节,就是苗宛秋最看重的好学生安静为了给老师平反昭雪而遭遇车祸,从此与大学失之交臂。这是安静所能做的所有背离老师人生哲学的事情里,最具正义感和正确性的事情了。
可是在影片一多半时间里并不激烈的冲撞底下,是暗流涌动的两种价值观的对垒。这也是电影打动我的一点:在苗宛秋经历过挫折后形成的成人世界观里的现实主义与学生们稚嫩青春的不切实际的世界观之间的对垒。正是这种对垒让这部电影在我这里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普世意义。因为它恰好击中了我内心一直在试图解答的一个问题:人在成长过程中,是不是每一步犯的错都是必须的?这是不是人类的宿命?以及,这是不是人类的幸运?
我小的时候常常想,如果有一本奇书(后来长大了就想象成芯片),可以在每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就随身携带(植入体内),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可以给你下达一个让你绝不会犯错的指令——比如在电影的情节里可以是,高考前不要帮老师去寻找丢失的自行车,去自习室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有人生出路;再比如,骑上老师的车,去听你的讲座,不要帮老师伸张什么正义,就不会遭遇车祸……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本书、一个芯片,有这类指令,有这种永远不会“误入歧途”的保障,人的路会不会顺一些?我们会不会更幸福一些?
抑或正好相反?
当苗宛秋站在操场上,对着利用学习时间给自己找回自行车的学生们大喊大叫的时候,他所表达的是他过去的失败经历锻造的铁一般的人生信条——学习、考试、利用好机会,心无旁骛。
可是同样站在操场上,已经被骂傻了的、满心委屈的学生们,在当时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为什么青春热血、一片赤诚,会换来的是指责和批判?难道凭着良心和情义做事,错了吗?
我看着屏幕上对峙的两类人——苗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满心感慨。这不恰恰就是一副成人和幼崽之间的对峙吗?这不就是同一族群中成长了和没有成长完的两群生物之间的对峙吗?这不就是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吗?
有一天,这些学生终将成为苗宛秋那样的经历伤痛和挫折的“大人”。他们也终将像苗宛秋训斥他们那样去训斥自己的孩子、学生,甚至社会上所有不成熟、不理性的“年轻人”。而那些年轻人也会和他们当年一样满心委屈和不理解。
成年人要面对柴米油盐,工资、房子和一次次的失败。这些问题没有缘由,只会不停地往一个成年人肩上堆,直到他适应或倒下。这些问题会慢慢帮助这个成年人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就是利用机会,抛弃耗费精力的情感滥用。所以很多成年人不苟言笑,他们仿佛肩上有根纤绳,一直费劲地往前拉。没有成年的人,他们看不见这根纤绳,他们心中只有火焰。
就像王小波说的,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当然苗宛秋不是一头普通的被锤的老牛,他心中还有感性和希望。
最后安静用她的出人意料的决绝的方式,让苗宛秋惊醒:原来抓住机会,做好那件所谓的“该做的事情”,好像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总有人去做一件看似不那么合时宜的事情。可能只是因为这件事对这个人非常重要,重要到不需要别人理解。你能说这个人他/她就做错了吗?我想苗宛秋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安静这个好学生为他喊冤,是做错了的(在这里我无意去讨论,为什么安静忽然要跑到县长面前喊冤,为什么剧本安排她被撞成残废,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这全部都是为了苗老师的转变而铺陈的情节)。
他从最青睐的学生遭遇车祸这件事中体会到了深深的自责和懊悔,当然还有对于所谓优秀教师称号、分房子、名誉等等的反思。这些一直牵绊自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是否值得继续留下?
我们常常颂扬教师是蜡烛,“成灰泪始干”,呕心沥血只为培养学生。可是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更多的是学生成就了老师。在一路向“上游”争取的过程中,人到中年,背着房子、票子和孩子重担的优秀教师苗宛秋,最终选择离开正式教师岗位,去做乡村教师。
如果说当年没有如愿进入北大中文系学习的他,是被选择、被抛弃的,现如今的他,在面对校长递过来的钥匙和求和的态度的时候, 是自动选择、自我放逐的。
与其说是赎罪,不如说是皈依自我。
我愿意想象,当年那个意气风发、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大的苗宛秋,假如真的读了北大,毕业后也会是一个出口成章、挥斥方遒的年轻才子,也会有更多感性,用更多自信与与勇敢去拥抱生活。只是,他一样会面对挫折,一样会面对不公。但是,如果没有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没有这样一群高中生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他,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又会如何面对受挫的生活,如何面对北大中文系(在这里只是一个代表最高学府和拥有辉煌前途可能性的符号,并不是说北大中文系就怎么地)毕业的人也要面对的不堪际遇呢?
所以我觉得, 影片从开始到最后,就是苗宛秋在去成人化、去理性化的一个过程。 苗宛秋的青年时代,是一个拼命冲出藩篱又被一鞭子赶回去的小牛,然后他循规蹈矩,任劳任怨地耕地。他也曾试图做一个安心受锤的老牛,想私下开设补习班赚外快,也想找校长暗地谈谈分房子的事。可是总有那么一个外界因素出现在他面前,让他内心深处的那个未成年人跑出来说,我不能那么做。苗老师身上具有——不管上不上北大都具有的——知识分子的清高和底线。这种底线也许来自于他未能考上北大的遗憾,以至于他希望有更多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也许来自于他在教师岗位上享受到的赞誉,但归根结底,苗老师是一个未被社会彻底驯化的公牛,他不愿意接受既定的“锤骟”程序,他终将跳出牛栏,奔向他自己那片青青草地。
那片草地本是一片荒芜,并不水草丰美。但只有在那里,苗宛秋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这不是对安静同学的忏悔,如果他只是想忏悔,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补偿安静。但他最后只是将安静编的钥匙链偷偷还给她,我还是愿意把这个动作看成一种隐喻——年老的苗老师完成了非理性化、非成人化的过程, 那个蝴蝶蜕变完了 。
所以苗宛秋的出走,不仅仅是逃避或者悔恨。他终于认可并靠拢了孩子们的方式——感性的、正义的、热血的,也是自由自在的。
正如《摇滚学校》这部电影里的Ned带领孩子们抛弃刻板、压抑的教学方式,勇敢拥抱能够反映孩子们内心自由情感的摇滚乐一样(当然我认为Ned说数学压根不重要就是电影的混扯,只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一部电影都面面俱到地谈及每一种当下被拥趸或抛弃的价值观),更趋于感性的表达与更趋于理性的自律,到底该选择哪一个?
我还挺欣赏电影最后的处理——苗宛秋在远走他乡之前,没有跟他的学生们告别,甚至连毕业合照也没有拍。
在我心里,那个毕业纪念照,是年轻学生们准备走向这个社会运行所鼓吹的成熟理性的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将自己非理性化的苗老师已经不适合出现了。他的缺席是他重新开始自己生活的“出席”。
影片的最后,苗宛秋在黑板上写下,和你们在一起,是我最好的时光,虽然有刻意煽情的成分,却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苗宛秋找到了新的生活轨迹,这一警醒、顿悟的过程,又何尝不是最好的时光。
最后,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传达信息和情感的手段,是比较杂糅的。它既具象又抽象,既写实又有隐喻。但这样的手法穿插得有些跳跃,所以在最后二十分钟里的隐喻,让观众有“这演的是啥,苗宛秋这是想干啥”的迷茫感。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个看法。网上骂这部电影的人很多,可能我太喜欢于谦了,所以我的解读就不怎么理性。但是在看电影这个事情上,要是人人都做理中客,该多没意思。
⑶ 电影老师好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电影老师好观后感范文(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似乎一直都没有离开大家视线,无论是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或是高等教育,一面是关于国内教育改革呼声此起彼伏,一面是国外教育理念的引入与冲击,在教育问题上有着很多不一样的看法和声音,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似乎也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最近,参加了支部组织的电影《老师好》观看活动,这部关于教育的电影深深不仅勾起了很多人学生时代的回忆,而且也使得人们从过来人的视角感悟教育的本质和深层的涵义。
这部电影充满了八十年代DISCO舞曲元素,电影主要讲述在县城中学里,一位名叫苗宛秋的中年教师教育激励同学迎战高考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高中三年,苗老师与他的学生们“斗智斗勇”,看似固执刻板的老师苗霸天、桀傲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性格刁钻的海燕……上世纪八十年代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跃然眼前。“老师好”这三个字简单而平凡,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礼貌和问候,更是一位老师付出毕生心血后赢得的尊重与殊荣。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除了讲述了这些,这部电影也没有回避诸如教师待遇、办补习班等社会问题,可以说,我们看到了一位充满爱心、认真负责到骨子里、形象鲜明的高中班主任教师的形象。当影片插曲 《让世界充满爱》和《谁》响起的一刹那,我想大家都会为之动容…… 剧中,看到苗老师临走时在黑板上写下“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我想大家也一定和我一样热泪盈眶……
电影看到最后,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不禁让我们深深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为什么剧中的老师姓苗?我们还会注意到一个细节,苗老师开始似乎不太希望自己的学生继续从教,这说明什么?影片最后留下了一个开放的结尾,并没有让师生全部重聚在一起,有些学生的发展也有些令人惋惜,或许这就是现实,兴许比那种好莱坞式的解决更加生动,给观者留下了更广的思考空间。
午时和同事去电影院观看了3月22日上映的电影《老师好》。题目很吸引人,让身在其位的我们也更加好奇,于是买了两张电影票,坐在最终一排,本打算以“喜剧”之名缓解压力,以“调侃”之心诠释不易,但最终换来的不是这份职业给予心底脆弱的悲伤自嘲,而是泪流满面的肃然起敬与寂默不语……影院的灯亮了,工作人员来了,大家久久不愿离去,影片结束,没有七嘴八舌的点评,也没有立刻走人的冲动,坐在那里,沉浸其中……我在片尾的音乐声里听到了控制不住地抽泣,我想,这些,应当是最好的点评吧。
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师推自行车昂首走在学校,理解着人们艳羡的目光和纷至沓来的恭维。桀傲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礼貌建设、八婆海燕、奸商耗子……三班是一个永远也不缺故事的团体。苗宛秋怎样也不会想到,他即将走进的这个三班将会成为他以及他身边这辆自行车的噩梦。三班的同学也没有想到,这位新来的老师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与以往多塑造的众多喜剧形象不一样,于谦饰演的老师苗宛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着朴素的白衬衫,手腕上带着手表,一身复古装扮完整还原了八十年代老师们的形象。在性格上,苗宛秋在课堂上正言厉色,私下却展现了慈祥、和蔼的一面。人物丰富细腻的情感在于谦的演绎之下流淌出极度煽情的力量,不少现场观众悄悄拭泪,直言于谦是“被相声耽误的影帝”!
整部电影平淡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从而赋予了电影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有力量。
对师生情谊的刻画,对真正好老师的反思方面《老师·好》做出了大有裨益的尝试。难以磨灭的师生情最终成为彼此最珍视的回忆。“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不仅仅是苗老师的心声,同样也是学生们的心声。
真正打动人心的青春片,不仅仅是遗憾和怀旧,也不单单是仅有“青春”一种元素,而应当是让人看了之后,对生命产生一种理解和开悟,并找寻到人生中新的可能。《老师·好》对现实生活中师生情恰如其分的深刻反思,直击人心,它没有去刻意迎合观众,而是用最大的诚意尊重了观众。
“老师好”,这三个字,简单、平凡,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的绚烂与奢华,我每一天都会听见学生对我说无数遍,但我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觉得它是如此神圣与高级。
“老师好”,这三个字,不仅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礼貌和一声问候,更是一个老师付出毕生心血和代价之后赢得的尊重与殊荣。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谱写生命乐章,四季耕耘无微不至留名青史铸就中华辉煌。
因为自我是老师,所以对影片里的剧情感同身受,因为看到班主任默默耕耘,所以触景生情感动到泪流满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不能忘记老师的良苦用心,更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陪伴成长。不做老师,不会明白老师声嘶力竭背后的期望;不做老师,不会懂得老师严厉要求背后的梦想。
当影片里的插曲《让世界充满爱》和《谁》响起的一刹那,我瞬间热泪盈眶……当看到苗老师临走时在黑板上写下“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我控制不住泪如雨下……
如果把这两首插曲合起来就是,“谁,让世界充满爱”是老师。它赋予了老师的职责,也体现了老师的伟大。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我才拥有了这段美好的时光”,一只彩色的蝴蝶闯进我的视野,拉开电影的序幕。
一个发生在1985年的故事,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一只军绿色的书包,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一个昂贵的收音机,一个“大”牌的茶杯……充满了八十年代的特色的画面,这些时光早已过去,但永远不变的是师生间那种有喜,有悲,有感动的情思。
本想看看这部电影缓解压力,但观后换来的是沉默与淡淡的悲伤。
电影中的苗老师,一出场便是一副严厉的模样,身着一件简朴的白衬衫,戴着黑框大眼镜,禁止学生涂口红、化妆、烫发,一言不合就“前边儿站着去”……那严肃的神情,冷漠却满是期盼的眼神,洪亮的嗓音,使我想起了我的班主任,她同样对学生的着装严格管理,连自己也以身作则。
但苗老师还有温柔、搞笑、善良、爱护学生的一面。寒风的晚上,到处跑着去寻找洛小乙回来学习、去派出所带回做奸商的耗子,给他买面吃;为了不浪费安静的学习时间,苗老师晚上免费在家开补习班……
老师,您严厉的教育、无私的奉献,我们将永记于心。
温婉纯洁的安静、打扮前卫的关婷婷、游手好闲的洛小乙、为了治病而奸商的耗子……三班的学生齐心协力“对付”老师,当苗老师昂首将新买的自行车推进校园,被所有学生都盯上了,他们一起将车绑上绳子,升上了主席台的杆子,气得老师直跳脚。但在得知老师的自行车丢后,都纷纷牺牲晚自习时间,举着手电筒,满大街的寻找,为的是找到那辆卷着绿色胶带的自行车,不让老师伤心;那次演出,为了争回老师的荣誉,他们悄悄排练,惊艳全场。学生们的团结一致,一声充满尊敬和爱戴的“老师好”是对老师永远不变的情思。
看完《老师好》,我已哽咽无语。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不会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将永远记住这段美好的时光,永远不变我们对老师的这份情思!
前天和小孙一齐去电影院看了《老师好》。之所以翘课是因为那天是她脱单的第一天,她兴奋着,我也兴奋着,于是前一夜双双失眠。她兴奋是因为结束了母胎solo,我兴奋是为什么我也不明白。
第二天一早我们坐在寝室头晕,揉着脑袋想该干点儿什么好。窗外春光明媚,我们决定外出,于是点开最近的电影边选边讨论一会儿是吃嫩牛五方还是火锅。
电影院没什么人,我们捧着嫩牛五方笑的颠三倒四,虽然故事发生在遥远的1985,可是并没有太大的陌生感。小孙一边说这个事儿她干过,我一边笑这个人跟我高二一模一样,代入感极强。可是笑着笑着我们渐渐安静了,抽出了纸巾,连烤翅也不想吃了,抹起了眼泪。剧情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起伏,可是难得的代入感让我们各自想到了高中时代。我们也一样经历过不达目的不罢休,经历了与老师斗智斗勇,经历了对某个人的眼神念念不忘,经历了眼泪与绝望,最重要的是,经历了那段晦涩艰苦却熠熠生辉的日子。于是在那样一个放松的时刻,对于猛然回忆起的压迫与紧张,我只好用眼泪表达自我的情绪。
于谦老师的京腔掷地有声。“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我才拥有了这最好的时光。”我在高中遇到了许多人,有的人让我永远怀念,让我对生活燃起了期望,但我同时挺细心眼的,所以也有的人让我永远记仇。我最好的时光可能不在高中,但我在高中遇到了最弥足珍贵的呵护。
我总是说活在当下,及时行乐。但随着步入二十岁的大门,发现及时行乐的后遗症就是容易后悔。心境在愈加成熟,记忆却借以某个时机点发作,让许多从前不明白不在意的情绪和事件轰然明朗起来,才顿觉自我失去了许许多多。后悔这种情绪一旦滋生便一发不可收拾,在每个失眠的夜晚细碎的折磨着我,却不留下任何疑点。
高中的我过于沉浸自我的世界观,偏执的认为自我的准则才是正确的,忽略了多变性和复杂性,“一刀切式”幼稚的处事态度让我对生活望而却步。幸好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电影和好书,它们在温柔的帮我成长,幸亏我身边有最好的朋友,永远包容,永远有爱,也幸亏生活对我的敲打从不止步,让我从忧虑烦恼到接纳烦恼,让我从难以理解失去到坦然应对失去,让我明白宇宙的守恒规律,向每一个过客再见。
生活不会因为我的念念不忘给予我特殊奖励,所以无论是在炎炎夏日里怀念寒冬,还是在冰天雪地里回忆大汗淋漓,都是没有必要的,对季节应当如此,对人也应当如此。岁月蹁跹,我一路拥有,一路失去,我还是常常后悔,却再也不固执,因为人生的每一刻都有遗憾。
每个人,都只是经过。
3月22日,星期五,放学后,爸爸和我去看了我期待很久的《老师好》。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大智若愚的“脑袋”王海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在给学生上课时,回忆起了他的班主任苗老师。
在电影快结束时,苗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段话: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哭了。
散场的时候,爸爸告诉我他也哭了。爸爸告诉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回报老师对我的辛勤教育之恩。
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饰演的苗宛秋是一位紧抓学习的班主任,他把“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那种教师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演技实在是没得说。不过,他饰演的这位班主任还是比较悲哀的,这一点还是从他考上北大文学系被取消资格说起,当时也是因为家庭缘故,而取消成绩后,他只能选择做一名教师,可是他的悲剧还是伴随着它,电影中的苗宛秋是一位优秀教师,获得过很多的奖项,不仅仅为学校,还有为孩子做出的贡献都非常的多,可每年的分房,都没有他的,对此他也只是无奈,并没有放在心上;除了这些事情呢,那就是他的班级了,本是一身殊荣的他,遇到这个班级后,好像他的政治前途就受到了影响,校长的批评,教育局的处分,被停课的危机等,最后因一件事背负了一生的愧疚,他的命运实在是坎坷,他是这部电影中最大的悲惨剧情所在,令人不禁落泪。
《老师·好》中的第二种悲哀:优秀的女孩安静,学习成绩优越却葬送了大好前途!
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安静无疑是“尖子生”的存在了。安静是一位成绩优异的女孩,由于以前的学校并不太好,最后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苗宛秋的班级,毕竟当时的苗宛秋是一位人尽皆知的优秀老师,而安静的家长把安静送到这里,无疑是希望她能够在一个优异的学习环境中深造,可谁曾想,老师是一位老师没错,但是这个班级实在是“五花八门”,什么角色都有。不过,安静是一位特别文静的女孩,不会多和别人说话,非常老实,尽管在班级中也有很多不愉快的小插曲,但是最后和同学们相处的非常融洽,这本是令人开心的一件事,可是令人惋惜的是,苗宛秋被冤枉私自收费补课而停课这件事,影响到了这位安静同学,而她明明有一次演讲的机会来提升自己,但是这位安静同学最后没有听话,直奔县长办公处为自己的老师鸣冤,从她回来的表情中能看出,她做到了!她成功了!她胜利了!可迎接她的是什么呢?迎面而来的卡车,当自行车飞出去的那一刻,电影院里的人都安静了,偶尔听到几声叹气,间歇哽咽,是在令人泪目。
今天我看了《老师好》这部电影。
《老师好》的中心句一共有一句,是:“不是我在最好的时光里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给我了最好的时光。”
上面有一位老师,他的学生都很顽皮,第一天就有好几个学生被惩罚,所以他的学生总把老师的自行车轮子卸掉,其中有一位同学征得老师的喜欢,成为了班长,她就叫安静。
后来同学们知道,他们的老师本可以去北大读书,但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所以不能上大学了。听了这事,同学们不在讨厌他们的老师。
有一次,他们的老师免费开了一个补习班,但是学校不让开补习班,所以安静就去找县长,帮助了老师,但是回来的路上遇到了车祸。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一位好老师,那就是孙老师。孙老师为了促进我们的学习,还要求读贴,飞花令比赛,现在我知道了,孙老师是在关心我们,严师出高徒啊!
还记得春节档期热播《流浪地球》的时候,大量的评论铺天盖地,我看得云山雾罩的',直到到电影院看过之后,再回头看那些影评,才觉得有了着力点。
这一次,当《老师﹒好》热播的时候,依然是铺天盖地的评论,我忍着一条也没看,直到看完电影,也忍着不点开,想写写我自己的感受,也许片面,也许肤浅,但是我一定要写出来,因为这是一部我从头流泪到结尾的电影。(曼宝宝跟我不在一排,没看见,要不又得笑话我了)
这部电影深深打动了我,因为太真实了。
诚然,我也觉得电影里有一些小小的不足,比如那个蝴蝶,虽然很美,寓意也很好,但是有些刻意为之,比如安静的车祸,怎么都觉得是在看韩国泡沫剧,比如洛小乙的结局让我惦记,比如关婷婷的转变太彻底了,比如……
我不想标榜苗老师有多伟大,因为他所做的事情对我们班主任而言都是常态,只是放到艺术作品中教育效果被扩大化、理想化,而我们很多班主任做的教育不见得比苗老师少,但是效果却因人而异。
我觉得最真实的反而是关于苗老师的细节,一些更有人情味的细节,比如电影开头别人说自行车是县先进的奖品,苗老师认真纠正说是“地区先进”,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有些小虚荣但又真实而可爱的角色;
比如说选班长的时候,既有能力很强的关婷婷,还有气势很盛的洛小乙,苗老师独断专行地指定班长是他心目中的“好苗子”安静,这是一个老师,尤其是八十年代的老师很明显的特征“偏心”,就跟我们当年上中学的时候成绩最好的几个同学就是霸占着教室里最好的前几排中间的位置,别人没脾气,跟现在排个座位得掉一堆头发比省心多了,我们老师的原话是“想坐前面中间?可以,下次考班上前三!”这可能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吧,如此真实而痛彻心扉!
比如去派出所把“投机倒把”的学生捞出来之后,硬是要把东西一起带走的苗老师是真实的,那个威胁小舅子“以后不许进我家家门”的苗老师是真实的,那个拿到东西走到门口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晚上去我家吃饭”的苗老师也是真实的;
比如说当安静给原来初中同学在小饭馆门口补课的时候,苗老师说了一句:“那你就不用复习了?回去!看你的书去!”这点儿小心思,真实地让我感动,可是,苗老师又放不下那些矿业中学的孩子,或者是怕安静惦记这些老同学,他自己在家里给他们免费补课,让我心里升起敬佩之情。
比如苗老师的邻居在家里办班补课,他偷偷猫在人家门口偷听,我猜他一定没有检举告发之心,但是,是否存了自己办班补课之意就不一定了。那个坐在黑暗之处纠结徘徊的也许才是一个真实的人。
比如苗老师在安静车祸之后、冤屈被澄清之后、校长奖励他一套住房之后选择离开,我在内心揣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却又不敢妄加揣测,也许是因为无法原谅借自行车给安静导致车祸的自己?也许是无法面对用安静的一双腿换来的清白以及那套房子?也许是累了?……好吧,不猜了,因为如果是我,我可能也会选择离开。
那个开学第一天就给学生下马威的苗老师让我觉得痛快,虽然有些借着在派出所工作的小舅子的威风的小市侩的感觉,但是依然觉得痛快。
现在不缺少火眼金睛发现学生问题的老师,但是还敢罚学生站(蹲、趴)在教室前面的老师已经很少了,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现在俨然已经成为高危职业,我们为着一群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操心劳力,却因为一句恨铁不成钢的话、一个无关痛痒的举动,动辄被告状到教育局,丢掉饭碗,动辄被打被捅,丢掉小命。
于是,家长不管,老师不敢管,哄着求着甚至跪着做教育,我们不知道,没有惩戒的教育会造就一群什么样的孩子,“心有戒尺,才能行有所止”,愿我们这个社会还心存对规则的敬畏。
那个为了洛小乙,在即将砸向自己脑袋的酒瓶子前眼睛都不眨的苗老师是真实的,因为为了学生,我们老师真的是什么都愿意付出,包括生命。
清明节刚过,前天海淀区地震,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就想到汶川地震时的那些把学生护在身下的老师,让我瞬间泪目。还有那位推开学生,被汽车碾过双腿的女老师,那时的她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家人,满脑子都是学生~学生~~学生~~~
那群高中三年和老师斗智斗勇的孩子们是真实的,那是每一个走过那个年纪的孩子们心里都有的会议,只不过电影中的道具是自行车,而我们当年的道具是我们班主任的杯子;
那个和孩子们斗智斗勇的老师也是真实的,现在我们在办公室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真的,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做一些“逆天”的事,明明孩子和家长都放弃了,我们却还在坚持;
明明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中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我们却再想办法帮孩子改掉;明明孩子不爱读书,不爱旅行,我们却一定想尽办法让他们看到这个精彩而美好的世界,进而激起他们前进的动力。
这些年,我的目标是“做一个眼中有光、心里有爱、手里有戒尺的班主任”,“做一个业务精湛、用知识生成能力并涵养品格的数学老师”。
我爱的我三尺讲台,我爱我的班主任岗位,我爱我的教育事业,我更爱我的孩子们。
《老师好》这是一部选取了八十年代一个看似普通的高中班主任曲宛秋为背景题材,而较为新颖的方式是通过一个男生的整个高中回忆,串起了整部电影。
本打算以“喜剧”之名缓解压力,来观看这部电影,看到主演于谦,就以为是个喜剧,因为于谦老师一直的身份就是相声演员,最新的认识就是于谦在《战狼2》中的精彩演绎,这次没想到于谦老师扮演的苗宛秋让无数人想起了曾经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
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师昂首走在校园,接受着人们艳羡的目光和纷至沓来的恭维。桀骜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文明建设……三班是一个永远也不缺故事的集体。苗宛秋怎么也没想到,他即将走进的三班会将成为他以及他身边这辆自行车的噩梦。三班的同学也没有想到,这位新来的老师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从高一到高三,三年间普通、平凡的故事。学生从高一刚接触苗老师时的怕,到后来受不了他的专职管理,开启了八十年代特有的师生大战,大战苗老师的自行车为线索展开,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整个故事平淡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从而赋予了电影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有力量。
对师生情谊的刻画,对真正好老师的反思方面《老师好》做出了大有裨益的尝试。难以磨灭的师生情最终成为了彼此最珍视的回忆。“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不仅是苗老师的心声,同样也是学生们的心声,更是身为老师的我内心最好的写照。
“老师好”,这三个字,简单、平凡,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的绚烂与奢华,我每天都会听我的学生对我说无数遍,但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觉得它是如此神圣与高级。
“老师好”,这三个字,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礼貌和一声问候,更是一个老师付出毕生心血和代价之后赢得的尊重与殊荣。
也许正是因为自己同样身为老师,才会对电影里的剧情感同身受,因为看到班主任默默耕耘,所以才会触景生情感动到泪流满面!
《老师好》这部电影犹如岁月凝成的珍珠偶尔放在地上是冰冷的,拿在手里却炙热烫手,那份温度里有你,有我,有他,有记忆串联的每一个故事。
《老师好》是校园青春片中少有的以“老师”为视角展开的故事,讲述了由于谦饰演的老师苗宛秋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现了八十年代的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整部电影对刻意的戏剧冲突进行了消解,平淡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从而赋予了电影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有力量。
于谦饰演的老师苗宛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着朴素的白衬衫,手腕上带着手表,一身复古装扮完整还原了八十年代老师们的形象。在性格上,苗宛秋在课堂上正言厉色,私下却展现了慈祥、和蔼的一面。
整体叙事并没有禁锢在爱情层面,而是在剧情上紧紧围绕着师生们日常发生的琐事而展开,影片呈现出的人物也都几乎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典型”,桀骜不驯的洛小乙、人如其名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文明建设、爱八卦的海燕、奸商耗子,真实的人物刻画让观影现场的不少观众连连赞叹:“我们那时就是这样”。你有过老师吗?我说是真正的老师,前不久,“学术圈的师生关系”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频频被人讨论,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好老师不仅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应该 “育人”,而好老师的教育应随风入夜,潜移默化地留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面对如今逐渐淡薄的师生关系,《老师好》逐渐唤起了人们对80年代师生情谊的回忆与渴望。
影片中,苗宛秋爱护学生,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走遍大街小巷,就是想让洛小乙回来上课;为了让替同学补习的安静不耽误个人复习时间,他晚上免费替同学们补习;在安静面临保送和参加高考的抉择时,他没有代替她做决定,而是告诉她“人生有好多个十字路口,重要的就那么一两条,要选一个最适合你自己的”。苗宛秋无私奉献也终于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他的一片真情……
⑷ 韩国电影《我的家教老师》里的女主角叫什么
韩国电影《我的家教老师》里的女主角叫:金荷娜。
《我的家教老师》
导演:金庆炯
编剧:朴妍善
主演:权相宇/金荷娜/白日燮/孔侑/金智友
类型:喜剧/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上映日期:2003-01-30(韩国)
片长:110分钟
拓展资料:
金荷娜(Kim Ha Neul),1978年2月21日出生于韩国忠清北道丹阳郡 。韩国女演员,毕业于首尔艺术大学。
2003年,主演喜剧片《我的野蛮女老师》,该片累计520万观众观看的票房。
⑸ 电影老师好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电影老师好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似乎一直都没有离开大家视线,无论是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或是高等教育,一面是关于国内教育改革呼声此起彼伏,一面是国外教育理念的引入与冲击,在教育问题上有着很多不一样的看法和声音,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似乎也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最近,参加了支部组织的电影《老师好》观看活动,这部关于教育的电影深深不仅勾起了很多人学生时代的回忆,而且也使得人们从过来人的视角感悟教育的本质和深层的涵义。
这部电影充满了八十年代DISCO舞曲元素,电影主要讲述在县城中学里,一位名叫苗宛秋的中年教师教育激励同学迎战高考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高中三年,苗老师与他的学生们“斗智斗勇”,看似固执刻板的老师苗霸天、桀傲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性格刁钻的海燕……上世纪八十年代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跃然眼前。“老师好”这三个字简单而平凡,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礼貌和问候,更是一位老师付出毕生心血后赢得的尊重与殊荣。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除了讲述了这些,这部电影也没有回避诸如教师待遇、办补习班等社会问题,可以说,我们看到了一位充满爱心、认真负责到骨子里、形象鲜明的高中班主任教师的形象。当影片插曲《让世界充满爱》和《谁》响起的一刹那,我想大家都会为之动容,……剧中,看到苗老师临走时在黑板上写下“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我想大家也一定和我一样热泪盈眶……
电影看到最后,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不禁让我们深深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为什么剧中的老师姓苗?我们还会注意到一个细节,苗老师开始似乎不太希望自己的学生继续从教,这说明什么?影片最后留下了一个开放的结尾,并没有让师生全部重聚在一起,有些学生的发展也有些令人惋惜,或许这就是现实,兴许比那种好莱坞式的解决更加生动,给观者留下了更广的思考空间。
电影《老师好》上映已经一年多了,今日抽空看了,近一两年看过最好哭的电影,挺多感动的点,前半章搞笑,哭完也会有一些爆出让人笑的点。其实洛小乙也不是个坏人,就是吃了一开始出场的小混子地痞流氓样的亏。
刘昊成天卖东西是因为自己得了脑癌;组织募捐文明和建设两人又把他们辛苦挣来的钱买的录音机退了全捐给了刘昊;洛小乙跑到安静楼下喝完酒大喊几遍安静的名字然后说我以后不会再来打扰你了;一开始折腾自己也折腾老师到全班给老师找自行车;关婷婷为了弥补之前因为自己的原因拿第二的遗憾苦练健美操……一些煽情动人的点,平凡又真实。还有以全省第一名考进北京大学文学系、却因为家里成分高被取消入学资格的苗老师,镜头切换到从前,老师的老师和他说,去当个老师吧,当个好老师,“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两句话也是打动我的点,尽管自己受了挫磨却依然选择温暖点亮别人;然后安静放弃保送报考北大文学系,我本以为她选择报考北大文学系,可以弥补了老师当年的遗憾,也能圆了老师心中最开始的希望,从老师家出来没有去宣讲而是去为了老师正名找了县长,也是让人倍感感动和想哭的点,但是骑车回来途中却出了意外,直接就让人哭出了声,老师也因此选择了离开这里,毕业照片上也遗憾的少了老师的身影;到最后大家毕业成年后,镜头转至「静的书店」,书店外苗老师一头银发苍苍拄着拐杖驻立书店的脸,我就直接哭爆了……
整部电影感动却温情,虽然让人哭,却是一种温暖的感情,哭的也不是心酸或悲惨。电影拍摄的符合我们8090后那时候上学的时光和日子,满满回忆,致敬曾经敬爱的老师们,还有我们最好的学生时光!〔不是因为在最好的时光里遇到了你们,而是遇到了你们才是最好的时光〕
午时和同事去电影院观看了3月22日上映的电影《老师好》。题目很吸引人,让身在其位的我们也更加好奇,于是买了两张电影票,坐在最终一排,本打算以“喜剧”之名缓解压力,以“调侃”之心诠释不易,但最终换来的不是这份职业给予心底脆弱的悲伤自嘲,而是泪流满面的`肃然起敬与寂默不语……影院的灯亮了,工作人员来了,大家久久不愿离去,影片结束,没有七嘴八舌的点评,也没有立刻走人的冲动,坐在那里,沉浸其中……我在片尾的音乐声里听到了控制不住地抽泣,我想,这些,应当是最好的点评吧。
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师推自行车昂首走在学校,理解着人们艳羡的目光和纷至沓来的恭维。桀傲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礼貌建设、八婆海燕、奸商耗子……三班是一个永远也不缺故事的团体。苗宛秋怎样也不会想到,他即将走进的这个三班将会成为他以及他身边这辆自行车的噩梦。三班的同学也没有想到,这位新来的老师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与以往多塑造的众多喜剧形象不一样,于谦饰演的老师苗宛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着朴素的白衬衫,手腕上带着手表,一身复古装扮完整还原了八十年代老师们的形象。在性格上,苗宛秋在课堂上正言厉色,私下却展现了慈祥、和蔼的一面。人物丰富细腻的情感在于谦的演绎之下流淌出极度煽情的力量,不少现场观众悄悄拭泪,直言于谦是“被相声耽误的影帝”!
整部电影平淡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从而赋予了电影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有力量。
对师生情谊的刻画,对真正好老师的反思方面《老师·好》做出了大有裨益的尝试。难以磨灭的师生情最终成为彼此最珍视的回忆。“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不仅仅是苗老师的心声,同样也是学生们的心声。
真正打动人心的青春片,不仅仅是遗憾和怀旧,也不单单是仅有“青春”一种元素,而应当是让人看了之后,对生命产生一种理解和开悟,并找寻到人生中新的可能。《老师·好》对现实生活中师生情恰如其分的深刻反思,直击人心,它没有去刻意迎合观众,而是用最大的诚意尊重了观众。
“老师好”,这三个字,简单、平凡,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的绚烂与奢华,我每一天都会听见学生对我说无数遍,但我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觉得它是如此神圣与高级。
“老师好”,这三个字,不仅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礼貌和一声问候,更是一个老师付出毕生心血和代价之后赢得的尊重与殊荣。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谱写生命乐章,四季耕耘无微不至留名青史铸就中华辉煌。
因为自我是老师,所以对影片里的剧情感同身受,因为看到班主任默默耕耘,所以触景生情感动到泪流满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不能忘记老师的良苦用心,更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陪伴成长。不做老师,不会明白老师声嘶力竭背后的期望;不做老师,不会懂得老师严厉要求背后的梦想。
当影片里的插曲《让世界充满爱》和《谁》响起的一刹那,我瞬间热泪盈眶……当看到苗老师临走时在黑板上写下“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我控制不住泪如雨下……
如果把这两首插曲合起来就是,“谁,让世界充满爱”是老师。它赋予了老师的职责,也体现了老师的伟大。
观看《老师好》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感觉经历了一场心理上的洗涤。
整个影片从搞笑到感动这样的情节安排,在一开始的搞笑影片中,让大家回忆读书期间更多的是很多值得留恋的地方,有同学一齐学习的时光,也有和同学一齐嬉戏打闹的时光,也有让老师生气的时光等等。回忆这些时光此刻想想真的还是蛮搞笑的,回忆自我上学期间那么多完美的回忆真的是一种幸福。
青春在别人眼里是生机勃勃,满眼的春色,可是一旦逝去就追悔莫及的宝贵。总之,就是人生最完美的东西。影片中老师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想让孩子浪费时间,只想孩子们能考上最好的学校,虽然老师对孩子有严格要求,可是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
当孩子不想读书走上社会后,这位老师骑着自行车去找孩子,这样的情节真的让大家很感动。作为老师应当怎样样去教育一个孩子,怎样样使孩子能奋发图强,怎样样使孩子能利用课余时间好好复习考上自我梦想的大学。
当最终的影片出来,看见苗宛秋老师的一刹那,相信很多人都留下的眼泪,当老师站在门外的同时看到的不仅仅是岁月留在老师身上的苍老,更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情怀。
最终,用片中文字,向这部给予大家心理洗涤的电影致敬。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我才拥有了这段美好的时光”,一只彩色的蝴蝶闯进我的视野,拉开电影的序幕。
一个发生在1985年的故事,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一只军绿色的书包,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一个昂贵的收音机,一个“大”牌的茶杯……充满了八十年代的特色的画面,这些时光早已过去,但永远不变的是师生间那种有喜,有悲,有感动的情思。
本想看看这部电影缓解压力,但观后换来的是沉默与淡淡的悲伤。
电影中的苗老师,一出场便是一副严厉的模样,身着一件简朴的白衬衫,戴着黑框大眼镜,禁止学生涂口红、化妆、烫发,一言不合就“前边儿站着去”……那严肃的神情,冷漠却满是期盼的眼神,洪亮的嗓音,使我想起了我的班主任,她同样对学生的着装严格管理,连自己也以身作则。
但苗老师还有温柔、搞笑、善良、爱护学生的一面。寒风的晚上,到处跑着去寻找洛小乙回来学习、去派出所带回做奸商的耗子,给他买面吃;为了不浪费安静的学习时间,苗老师晚上免费在家开补习班……
老师,您严厉的教育、无私的奉献,我们将永记于心。
温婉纯洁的安静、打扮前卫的关婷婷、游手好闲的洛小乙、为了治病而奸商的耗子……三班的学生齐心协力“对付”老师,当苗老师昂首将新买的自行车推进校园,被所有学生都盯上了,他们一起将车绑上绳子,升上了主席台的杆子,气得老师直跳脚。但在得知老师的自行车丢后,都纷纷牺牲晚自习时间,举着手电筒,满大街的寻找,为的是找到那辆卷着绿色胶带的自行车,不让老师伤心;那次演出,为了争回老师的荣誉,他们悄悄排练,惊艳全场。学生们的团结一致,一声充满尊敬和爱戴的“老师好”是对老师永远不变的情思。
看完《老师好》,我已哽咽无语。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不会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将永远记住这段美好的时光,永远不变我们对老师的这份情思!
⑹ 明明就是一个心理素材的电影,为什么《心灵捕手》却被奉为经典的教师电影
一看到《心灵捕手》这几个字时伙哥竟然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一是因为这部经典电影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二是真的很难相信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作品了。说到这里伙哥最想感慨的一句话就是:时间都去哪儿了?
人生在世一辈子的时间走过,能够改变我们命运的人真的并不多。而教师绝对是其中之一。也正是因为有教师这样一个神圣而又伟大的群体在,才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这个电影在表达了好老师对学生的重要性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告诉我们要感恩自己的老师呢?
⑺ 寻一部关于老师的欧美电影
热血教师 The Ron Clark Story 【Friends中Chandler主演】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EzODcyMjQ=.html
“纽约学校极缺好老师,报纸上说他们跪求好老师,每一年我都告诉我的学生们去追逐人生
中最渴望的东西,敢于做梦,敢于冒险。现在是时候我来兑现自己的话了。”这是克拉克临
行之前向父母辞别的一段话。
一个带着金丝边眼镜,领带衬衫,褐色头发的,可眼睛里却是热力四射的光芒的男人克拉克
,是连续四年成绩第一的小学教师,就在原学校为他举行庆祝活动的时候,他却毅然选择离
开。他已经把事业做到了巅峰,为什么不留下来享受光环呢?真傻!此时,我想起了记者采
访刘墉:“你为什么能在很多领域获得成功呢?” 刘墉淡淡一笑:“这就像登山,当一项
事业成功了就好比走到山顶,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可是只是看见这一座山的风景;要想见识
更多的美景,必须下山,然后重新上山。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断成功又不断放弃的原因,因为
我想看到更多的风景。”多么简单明了的道理啊!可是我们世俗中人又有几人能做得到呢?
谁敢啊?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别人会嘲笑的!放着嘴边的肥肉不吃却去找骨头,什么样的话
都会蜂拥而至,铺天盖地!令人无法招架!人言可畏啊!即使我们想要改革,也是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我记得杂志上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谁敢同应试教育叫板,谁就等着下岗。
” 毕竟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是真空!我们要吃饭,面对着今天考评,明天竞争上岗,分分分
已经变成血盆大嘴,随时准备吞噬弱者!老师们的精力已经备受折磨,得之不易的光环就能
保证按时进职称,就能保证比别人轻易得到荣誉,就能保证在小圈子里受人尊敬,就能保证
顺利退休!谁还会像克拉克那样主动放弃光环,重新开始!接受一个前途未卜的挑战!凡夫
俗子真的不敢做!可是,克拉克毅然做了,我想,有两个原因:首先他有悲天悯人的大胸怀
,想拯救社会;更为重要的是他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逐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看来他
已经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了!但凡把工作当作事业的人都会成功!
观看整部影片,我曾三次落泪。一次是在克拉克为家境困难想要念书的女孩莎美卡打通通往
课堂的道路时,他怀着一片善心去莎美卡家中辅导作业,却被莎美卡的妈妈骂了一顿,第二
天还到学校无理要求开除老师;面对这么可恶的家长,克拉克居然还平静地做工作,第二次
是在乔纳恩遭到毒打后离开家,当夜幕降临时他蜷缩在街上;克拉克找到了“坏孩子”乔纳
恩并把他紧紧拥进自己的怀里时;还有最后一次校长公布成绩,学生和家长都秉住呼吸等待
着成绩,当校长说出“你们的成绩是最好的,甚至比优等生的班级还要高”全班沸腾了,克
拉克笑了,我哭了!为他们取得的成绩高兴!我更被那个有着极大胸襟、满腔热血的老师深
深地感动了!其实,每一个孩子的本质都是纯洁的、善良的,那个班的孩子比中国学生难教
多了,然而老师却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拯救了他们。如果我们能把教育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
来对待,如果我们能像克拉克那样用无限的爱心和成百倍的耐心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如
果我们能在老师、学生、家长之间构架起一座心灵桥,那我们就会充实幸福每一天!
一个好老师是不会害怕现实的考验的,他也许会遇到许多挫折,但他从不抱怨,他有的是对
自己工作方法的反思。
“去追逐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敢于做梦,敢于冒险。”我想会成为每一个热血青年的人生
指南!
————————————————————————————————————————
————————————————————————————————————————
影片中RON CLARK从北卡罗莱纳前往纽约大都市一所中学开始了他新的教师生涯。他年轻充
满热情富有创造力。他运用独特的教学规则和革新式的教学方法教育每个调皮的小捣蛋。这
就是一个带着金丝边眼镜,领带衬衫,褐色头发的,可眼睛里却是热力四射的光芒的男人。
我们知道中国的教育精髓,但是我们没有见过美国学校中如此热血的CLARK。CLARK当老师属
于半路出家,他的经历非常丰富,应该是个干劲十足思维活跃的家伙。当老师后,摸索出一
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强调对学生的尊重、鼓励以及和家长的良好沟
通,同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和规范,学会尊重他人,以求在学校以至社会中容易被接受
和交际。为家境困难想要念书的女孩打通通往课堂的道路,让有着艺术天赋的男孩得以发挥
特长。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他用了种种方法,他编写有关历史的RAP歌
曲,甚至有时不惜让自己出丑。 他用他的坚韧和耐心,渐渐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他
用适当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好处。即使刚
从肺炎中解脱出来,CLARK马上投入到他的调皮学生当中。CLARK他的为人师表、鞠躬尽瘁,
将全校最差的一个班级教导成了全校成绩最好的一个。最后CLARK老师和学生们还一起为好
成绩歌唱跳舞庆祝。
他故事影响着渴求知识和成长的学生们,但更希望能够影响广大的老师们。他是绝好的榜样
。我觉得身为教师自身要拥有优秀的素质和高贵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对待学生的态度:爱心
、耐心、尊敬、信任,且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这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现实里
几乎很少看到,我想这也是电影中经常出现老师如何教育“坏”学生这一典型的一个原因吧
。
除了教育学生,好老师们还要对付种种的限制和阻碍。小的如不合作的家长、古板的
上司,大到社会环境、教育制度、权利利益等。我们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老师;也希望能有
更多的老师能看到这样的榜样!
————————————————————————————————————————
————————————————————————————————————————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
的事业。
刚来学校的第一天,聂校长就给我们介绍了《热血教师》这部电影。今天,终于观看了
,每个人都被主人公克拉克的热情感染、打动了,竟然能把全市最差的班级教成全市最优秀
的班级,而且让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发现自己的特长并把它们发挥到极致。拉克老师简直太
伟大了,我始终记得他说的一句话:“对我来说,教书就是制造惊喜,就是制造令孩子难
忘的经历。”不错,我相信剧中那些孩子的经历将会是他们一生中最有价值、最难忘的
价值,
因为是克拉克老师改变了他们,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又充满了自信,并考上了
自己理想的学校,所以和克拉克老师一起学习的那段时光,将是他们一生中最有价值的经历
,克拉克老师也将是他们最难忘的恩师!
相反,如果我担任这个最糟糕班级的老师,我会非常诚实的回答:我没有克拉克老师那
样的耐心和热情,我真的做不到。或许你们会认为我很不负责,或许你们认为我太老实,但
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感受。一般人面对这种学生都会放弃,而克拉克没有,他不相信孩子学不
会,始终相信是老师的问题,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让他们梦想实现的就是我们老师,看你是埋葬他们的梦想还是帮他们实现。我敢说没有一
个人可以做到那种程度,现在的教师不注重挖掘孩子的优点只会发现孩子的缺点,并不断的
斥责孩子笨、没有上进心。主人公面对这样的班级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独特方式感染学生
,把他们一点点的感化并感动。
印象最深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容易记历史上的每一位总统以及他们在位时所发生的事件,
他绞尽脑汁的把那些历史知识编成歌曲的形式唱给学生,这样学生很快的投入到这样的学习
氛围中,成绩自然就提高了。当克拉克累倒以后依然没有忘记学生,在自己家里让朋友帮着
把要讲的知识录下来给学生播放,学生此时也适应了这种学习方法,并逐渐随着老师的热情
学习进步了许多。最后老师当着校长的面做了承诺并且让每个人都惊呆了,在最后的毕业发
奖典礼上,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自己的特长奖,刚开始最叛逆的女学生两门学科都是全市第一
,所有的家长在心里默许了这位老师的成绩,他们和孩子一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现在,克拉克老师的五十五条班规已经在网上流传许久,并且有一定的影响力,我相信
,每一位教师都会有所感悟的!
——————————————————————————————————————
———————————————————————————————————————
在丁丽丽的博客上发现了电影《热血教师》,迫不及待地看完,心灵受到震撼。参加工作
已经11年了,自认为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老师了,可是和克拉克老师一比,我简直是幼儿园水
平,不管是敬业爱生、因材施教还是坚持不懈地抓教学常规。具体说来。
1、坚持不懈地抓教学常规,源于对学生的真爱。
刚进教室,学生干什么的都有,打架的赌博的跳舞的化妆的,老师说的话全部当作耳边风,
希望能尽快混过小学时光,希望得到自由。就是这样一个班级,克拉克老师坚持耐心地要求
学生执行“班规”,由他制定的,逐渐增加的,针对学生实际特点的一条条规定。主要着眼
于学生的习惯和行为,比如,对老师说话要说“先生”,要排队去餐厅等这样一些具体可行
的规定。学生刚开始当然是不喜欢不接受,可是老师用坚定的语气和毅力,用自己坚持贯彻
执行班规的决心告诉学生,一定要遵守班规。有学生插队不承认,全班陪着一起挨饿,直到
她承认为止,因为“我们这个班级是一个大家庭”。
克拉克老师抓常规,不仅是严,注意,是严格而不是严厉,更多的是爱心和耐心。他明确地
知道,自己抓学生这些行为习惯的原因是为了他们能成为有用的人。所以,即使是全班在陪
着不承认自己插队的莎美卡挨饿的时候,他也没有对莎美卡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真诚地告
诉莎美卡:“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间不会互相欺骗。”当莎美卡迫于大家的舆论承认了
自己插队之后,老师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看着莎美卡的眼睛:“我真的感谢你,我为你自豪
。”老师在管理常规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一句对学生的侮辱、不耐烦、指责的字眼,而是始
终用正面、鼓励、引导性话语告诉学生,老师爱他们,大家是一个大家庭。
因为老师的言行始终是流露出对学生的关爱和期待,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对学生的爱,
学生感受到了,并给予回报。
为了和学生拉近距离,老师和学生打赌,他向学生学双跳,学生向他学知识。老师用自己开
始的笨拙和后来的熟练,用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艰难告诉学生,他们也会克服种种困难,取得
成功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信心,老师在教室中摆放一个大蛋糕,插上蜡烛,用自己跳崖的事例,告诉
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老师。
联系到自己的女儿,为了怕她跌倒,弄脏,动作慢等种种现在看来称不上原因的原因,我拒
绝她做很多事情,总是对她说,“你不会,等妈妈来。”最近,我惊讶而痛心地发现,我的
女儿已经在我温柔的关怀中丧失了探索的勇气和信心。叫她自己穿衣服,她试了一会,就不
耐烦了,“我不会,妈妈来。”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经常怎么样评价,孩子
就自觉不自觉地往那个方向上走。所以,为人父母,做人师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评价
对他人的导向作用。
2、巧妙生动地抓教学方法,源于对学生的关怀。
这群孩子毕竟起点太低,用常规的方法教给他们知识,测试成绩始终不理想,这也再一次打
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和信心。克拉克老师想法设法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听讲的积极性、学习的
热情。
为了吸引学生安静认真地听自己讲课,他承诺,只要学生安静地听,每过15秒钟,他就喝下
一瓶酸奶。为了看老师出丑(呕吐),也为了好奇,学生真的安静地听老师讲课,当有人说
话时,大家群起“嘘”之。一节课下来按照30分钟计算,老师喝掉了4*30=120瓶酸奶。难受
吗?当然难受,但是,老师让学生看见了自己要他们学习知识的毅力和决心。
为了让学生记住美国的总统和历史事件,老师自编了说唱,配上音乐,边跳边唱。当学生从
惊奇、雀跃、参与中平静下来之后,他们必定感受到了老师新颖的教学方法带来的神奇变化
,更感受到了老师为了让他们学习好,所付出的努力。这个老师在他们心目中也是有魅力的
老师。
回想自己在课堂上,除了讲授、练习,我还采用过哪些调动学生兴趣的、由我自己思考出的
、吸引学生眼球和心灵的、对学生学习切实有帮助的办法?11年了。我的教学艺术究竟又有
那些呢?我的学生记住我的时候,是因为什么记住我呢?
3、因材施教地抓特殊学生,源于对学生的信心。
影片中有许多非常震撼我的镜头。一个特别特殊的学生泰肖恩,已经被记两次大过,再有一
次就得被开除。他在班级中打架两次,一次要自己走,一次闹到了校长室,都被克拉克老师
拦了下来,他诚恳地对这个学生,对他的监护人讲:“我们不应该把这样的孩子赶出校门,
应该把他留在学校里。我相信他有理由这样做。”想想我们,班级中有这样的学生,老师不
主动联系家长请求退学,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决不会有人在学校要开除一个学生的时候,自
己主动要把他留下来,那是给自己找麻烦。克拉克老师不怕麻烦,所以他对学生因材施教。
他周六约上爱赌博的孩子到咖啡馆,给他买着午饭,和他通过赌博的游戏,使他学会数学;
他晚上到莎美卡家里调查她家庭作业没有做好的原因,为她繁重的家务(要照顾3个孩子,
要做晚饭)震惊,主动帮助,却被孩子家长误解,告到学校要开除他。这位老师坚定地告诉
莎美卡的家长,“莎美卡是一个聪明优秀有领导才能的孩子,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她到**中
学(一所重点中学)继续学习。”孩子的母亲从惊讶怀疑到默守观望,同意让孩子的保姆多
看其他小孩子一些时间,好让孩子写作业。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克拉克老师之所以能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因材施教,是因为他
从心里坚信:这些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需要的是关爱,是巨大的爱心。所以,他为他们每
一个人付出自己的爱心,从来没有因为他们的特殊、格格不入、不认真学习而横加指责,总
是从跟头去寻找原因并努力解决,采用让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方法。
回过头来看克拉克老师,他是一个凡人,所以他也会对着孩子生气‘但是他又不是一个凡人
,他心里有大爱有圣心,他当老师,源于对学生的爱;他遇到问题、处理问题,基于对学生
的爱;他坚信,学生都是好的;他坚持自己制定的班规,坚定自己的目标。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是一个用心良苦的人,他是一个刻苦钻研的人,他是一个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热爱
生活的人。他是我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