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才十四亿人,为什么有的电影票房,动不动就是十几亿的,,更夸张的是连捉妖记二十四亿都有,,我很不
新片上映前几天票房数据和好评一定要靠公关狠狠狠狠在公众平台刷上去。
这就是整个放映期为什么无论你怎么搜索,搜到的都是上映前几天的好评论。因为他们花了钱的,你只能搜索到他们的发言结果。他们还有小团伙开马甲狠狠地为这些言论转发,点赞,etc。。。
目的是为了让观望的人甚至路人看到这些,才有可能在走进电影院时选择他们的电影,从而维持他们的排片率。
你说水分有多大呢?
你们身边有多少人会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心里没点逼数吗?有些单位甚至一个人都不会去看电影。几十亿票房折合成人头就算1亿人次吧。大概的意思就是平均16个人里面有1个会去看的。这可能吗?自己身边找个小样本算一下就知道可能不可能了。
还有那些演员阵容里没偶像明星+口碑并不好的电影,有人还在网络上晒票说自己6刷7刷的,这些人的日常发言里甚至根本不带影片里演员的姓名,说明不是脑残粉,你觉得那可能吗?脑子里装的全是屎吗?6刷7刷的。。。这些不算是刷票房又算什么??然后主演再上综艺,把这些事情说出来,搞得像真的一样,观众看了又会觉得这电影可能真的不错吧。就又会有一批呗忽悠着去看。总之是刷子的良性循环。
既然刷的良性循环那么多,哪个制片方还会放着不用呢??最后你花钱看到了个啥,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
㈡ 韩国电影票房计算方式 之前竟然只算人数
想必很多的读者都会看到一些哪个电影票房突破多少的新闻,但其实在不同的国家票房的统计方法还不一样,接下来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聊聊韩国电影票房的那些事!
很多人都知道很多国家的票房统计之前是统计人次的,这种统计方法主要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公平性,首先票房的比较有时会跨越几年甚至几十年,比如在法国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虎口脱险》已经是4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的票价显然比现在低的很多。以人次来记就是希望过滤掉历史原因、特殊发行策略原因、格式原因等造成的票价差异简单的只比较观影人次更能表现出一部影片的受欢迎程度,这也是韩国之前用这种统计方法的原因!
不过韩国已经开始改变这种方法了,有消息称韩国从2013年开始已经开始改革,从之前实行的观影人数制更改为票房收入制。根据韩国的电影振兴委员会的说法,过去根据观影人数来计算电影票房是因为缺少准确而真实的电影票销售数据,而且一部分影院因为上税等原因抵触计算具体票房收入也是原因之一。专业人士也表示根据观影人数来计算票房成绩存在着误差过大,发行公司统计的数据会与委员会统计的数据不符等一些弊端。
而且韩国的相关人士解释说之前在韩国用观众人数来进行票房排行,其最大原因之一还有统一的票价。与之相比美国则会根据地区和影院的不同票价有时会相差会达到两倍以上,因此在美国如果以观众人数来计算的话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由于以往的韩国票房都是以观众人数来计算的方式,因此为了做准确的对比目前在改革计算方式的同时仍需要同时用观众的人数来统计。
以上就是关于韩国电影票房计算的一些信息,大家也看得出来其实在不同的地方推行的措施都是不一样的,一定要符合当地的情况才能行,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知识储备也给读者一定的启发!
㈢ 为什么电影排名是看票房而不是看卖出的票数
1、票房对比不但是电影之间的单项对比;而是也有国家间地区间的对比。
如果用票数,对于很多票价高的电影不公平。例如有些电影票价60元一张,跟20元一张的相差3倍,用人次统计,很不公平。
2、电影也有地区国家间的对比,而比人次,肯定是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占便宜,日本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吃亏!
3、电影公司是要赚钱的;而拍电影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一个电影不赚钱,但是能得大奖,可以,但是一个公司,每一部电影都不赚钱,不就倒闭了吗?哪怕有100亿人去看电影,有有什么意义呢?
4、人次在电影统计中是一个次要参数,但也是参数之一。不过不如票房重要而已。
例如战狼2观影人数1.6亿,是世界单体市场观影人数最多的电影。
㈣ 中国才十四亿人,为什么有的电影票房动不动就是十几亿
中国电影总票房才600多亿,这个什么概念,中国餐饮总规模4.7万亿,汽车1.4万亿,连洗浴行业都有5000多亿。如果整个中国电影是一个公司,基本等于中国500强第276位淮北矿业的营业额。
票房计算是根据票价计算的。因为网上购票一般在30-40元之间,取均价35元计算,《战狼2》观影人次在1.6亿,1.6亿*35=56亿,《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影人次在1.39亿,1.39*35=48.65亿,《美人鱼》观影人次在9200万,9200*35=32.2亿左右。
中国14亿人口。只需要14个人中有一个人观看就有1亿。1亿*35=35亿的票房。中国电影市场的状况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影片瓜分了80%的票房,80%的影片只能靠剩下的20%勉强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