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师好》观后感
《老师好》观后感(通用32篇)② 《老师好》是真实故事改编吗
电影中的很多情节都是真实故事改编的。
《老师·好》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段感人至深的师生故事。说起自己在电影中饰演的苗宛秋,于谦表示电影中的很多情节都是真实故事,从小就是“关系户”的他熟识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也因此为这部电影的创作积攒了许多素材。
苗宛秋这一生都在探索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道路值得他一辈子去践行,拍摄这部影片,他也希望能将尊师重教这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影片不是大制作,也没有太多的特效,没有早恋、随胎、狗血剧情,却有那么多个暖心的瞬间让人热泪盈眶。
当电影结束,字幕开始打出来的时候,电影院当中很少人站起来,大多数人都在看着屏幕上不断放映的各个地方不同年份的高中毕业照,都沉浸在影片带给观众的美好回忆中。影片再现了那些人人心中都有,而镜头下却没有的感人画面,这才是《老师·好》的成功之处。
③ 李纳和老师是什么电影
《换了人间》。
在这部电视剧里,李纳在上课的时候她勇敢纠正了老师出现的错误,可是却没有想到在那个年代尊师重教是一种传统。
电影,也被称为运动画面或动态画面,即“映画”,是作品视觉艺术形式,通过使用移动图像来表达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价值观,或各类大气模拟体验。这些图像通常伴随着声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 “电影”一词是电影摄影的缩写,通常用于指代电影制作和电影业,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形式。
④ 《老师·好》中的苗宛秋和学生斗智斗勇且全心付出,你想对如今的教师说点什么
于谦老师主演的《老师好》上映已经6天,但票房达到了不错的1亿多。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确实非常的不错了,堪称是黑马电影。
《老师好》这部剧的故事剧情,主要则是反应了于谦老师饰演的教师苗宛秋,一向是学校的优秀教师,但被调到一个新的班级三班,这个班级的学生自然不是那么听话,最终严厉的导师,和调皮的学生。
"老师,孩子在家不听话,他就听老师话,你帮我管严点,不听话就给我打!"
最后,《老师好》这部电影里于谦饰演的老师苗婉秋,从电影的内容来看,确实是正面反应出了,那个年代一位严师的形象。最主要的是,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老师,演技真的也确实不错。
但是现在的老师,只能对他们说只怕是不能这样了,因为时代已经变了。
更多关于于谦和《老师好》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⑤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育人先要育心 用爱撑起希望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9月9日,萍乡学院组织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师生,在电影院全程观看了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育人先要育心 用爱撑起希望
同样作为一名农村教师的我,从支月英老师的身上看到了、学到了、感受到了许多许多。
真爱对待学生。要对班上每个同学的家庭状况、学习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等做到心中有数。用真诚平等的心态,永远给孩子们带去信心和希望。对那些离异父母的孩子,要与他们的父母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其家庭现状,有情况第一时间与他们联系;对留守儿童,及时了解其父母打工地,教会他们一些自护的知识,寒、暑假鼓励他们与父母亲密接触;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了解其学生困难的原因,有些许进步就要第一时间进行鼓励,与他们呼吸相通,忧乐与共……
育人从育心开始。我们当老师,最重要的是“传道”,教育学生怎么做个有用的人,做个感恩的人。庆幸的是,在教学中,班上的孩子们会把家里的油壶进行加工,再用网上购买的材料进行手工上漆,自己动手画出他们心中的花瓶,亲手种上代表着希望的种子。孩子们还会利用劳动实践的时间,动手摘上几个小时的茶叶,并捐上自己一天的零花钱,只是为了去阳光益智中心看看那些跟他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他们会因为母亲的起早摸黑准备的学校便当而有所感受;他们会因为一个装病的谎言让父亲淋上一身雨而内疚;他们会因为父母出门在外挣钱的不易,而知道节省,更加孝顺身边的亲人。
从教十五载,我尽自己的心,努力做一名无愧于心的老师,以后也将带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继续执教。坚守才有希望,我将以支月英老师为榜样,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激发智慧的火花,去注解思考的问题,去赞扬回答的尝试,尽自己所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头顶明灯心更坚
对于支月英,我是敬佩的。从她身上,我看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她把教育工作当成了毕生奋斗的事业,把让孩子拥有读书的机会当成自己的使命,在平凡中见真情,在细节中见真心,她是一个有心的教师。
相比支月英,我是惭愧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着,我扪心自问,与她相比我还有很多差距。对于学生的付出,对于工作的努力,对于教育的热爱都远远不够,我们要像支月英那样,始终不忘初心,始终心系学生,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道路上走直,走远。
学习支月英,我们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在我们身边有这样无私大爱的教师榜样,她是一把尺,更是一面镜,让我们可以审视自己。我们常说,教师要有师德,要做一个有师魂的教师,而支月英这样一切为了孩子,无私奉献,不正是最有力的体现吗?
向支月英老师学习,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不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成为教师,我们的职责是什么,社会赋予了我们怎样的使命?最美乡村女教师支月英的事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点亮了无数教育工作者心中的那一盏明灯,而那盏灯也必将使我们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向前。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支月英老师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三十多年,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能有一位这么优秀的教师留在山里,是山里娃的幸运,是山里人的幸福。
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教师的感人事迹,让我和大家感觉到暖意,她在深山里潜心育人,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作为同行的我,感觉离她还有很大差距,这激励我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每个党员教师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做学生工作的能力,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明确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努力把和学生有关的每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做好做精,真正给学生带来实惠。
学习榜样,争当榜样。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其次,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挑好肩上这副教书育人的重担,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学习榜样,重拾动力
这是我进入教师这个行业的第三个年头,一名山区的人民教师。也许是一直以来我的授业恩师给我的印象都特别好,才让我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这条光辉之路,让我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快乐,也感受到支月英老师坚守贫苦偏远学校那份毅力的源泉。
支月英老师是全国众多优秀教师中离我最近的榜样。当我看到她的事迹时,我的心里一股羞愧的感觉油然而生,或许是曾经那萌生的退意抽了我一耳光,或许是物质需求逐渐蚕食精神需求的改变。支月英老师的形象亮得刺眼,就像幽暗黑夜里的一束白光,这使得我开始重新思考“教师”这一词语的意义。
仔细想来,支月英老师其实并没有多么地特殊,她只是把“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终身学习”这五项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做好而已。而根据我的记忆,这正是我们聘任老师这个职业的考试内容之一。
人们常说,一件事情要做到,也许很容易;而要长期做好,就非常难。支月英老师无悔的坚持就像我职业之路上的导航灯,让我重新拾起了动力。我坚信,身边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支月英老师”这样无私奉献的教师涌现。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故事原型
2月8日晚,“国人年度精神盛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在京揭晓,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火海救人英雄王锋等10人光荣当选,“特别致敬”大奖颁给了勇夺里约奥运女排冠军的中国女排。
【颁奖词】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⑥ 浅析电影《孩子王》中的教育
一、电影《孩子王》概述
《孩子王》是由 阿城 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讲述了中国“十年动乱”时期,知青“老杆”被调到农场中学教书;他尽己所能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知识,最后却因没有按教学大纲及课本教课而被解雇的故事。所谓“孩子王”,指的即是“教师”这一职业。影片整体的意境不显波澜,却展示了当时中国的一些教育问题,暗藏了深刻的主旨。本文将以其中传达的教育观念为切入点展开,并对其中一些细节进行探讨。
二、《孩子王》中的教育观
1、平等真诚、虚心求教
“讲老实话,字,我倒是认识不少;书,没教过,不知道该教你们什么。你说说看,李老师是怎么教的?”
老杆初来乍到,面对学生的质问,他没有生气,而是诚实地承认自己“确实不会教书”,并虚心地向学生请教平常教书的方法,这体现了老杆平等真诚的教育观念。之后他让学生一个个上台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又进一步拉近了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老师和学生不应该是绝对的上与下的关系,而应是一种相对平等的教学相长的关系。长久以来的传统教育都强调学生应“尊师重教”,这没有错,但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一些老师对“尊重学生”的忽略。平等、真诚的理念都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对教育事业的敬畏。这也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必要条件。
2、脚踏实地、学以致用
“我收拾着一应教具,觉得这两节课尚有收获,结结实实地教了几个字,有如一天用锄翻了几分山地,计工员来量了,认认真真地记在账上。”
在老杆来之前,学生上课即是抄书。在尚有许多生字存在的条件下,学生们并不能理解课文的含义,一味地抄书讲解也就失去了意义。老杆放弃课文讲述而专攻生字的决定,无疑是最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几个“结结实实”的汉字,胜与十万高谈阔论的文章——价值取决于是否内化于己。
山里的孩子们并不会写作,甚至一篇文章下来,不过一个“兔子尾巴”似的“走”字,老杆却说这样至少让人明白“他不是跑来的,也不是飞来的,更不是叫人背来的,而是走来的”。“清楚”是老杆对这些孩子唯一的标准,也是最为实际的标准。语言文字的功能性在于传情达意,而能够“传达”的首要条件,便是清楚。修饰性的语言只是辅助,如同房子中的墙饰、浮雕,这些是不能称重的,真正承担起房屋的架构的,仍是朴素的房梁支柱。
在作文章之外,“清楚”的首要性可延伸至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不论做何事,都必须脚踏实地地做,不可做连字也不识,抄“社论”做文章之事。在自身能力有限时,至少保证“清楚明白”,内修而外致,方能屹立不倒。
3、就事论事、适时严厉
“我们说好是你昨天写今天的劳动,你虽然作文是昨天写的,但劳动也是昨天的。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
影片中,王福是个刻苦努力的学生,他与老杆以字典为赌注,称自己今天能完成明天劳动后的作文。在他提前完成了劳动与作文,并与第二天交于老杆后,老杆对他说了这段话。此时的老杆是严厉的,他没有因为王福的努力,或是王福向来的“好学生”形象而迁就他,让他赢得这个赌注,而是借刺深刻阐述了“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的道理。“就事论事”的教育观念是老生常谈的,但能做到却又是难能可贵的。
由于刻板印象造成的教育中区别对待的现象至今仍不鲜见。老师常常对“好学生”会稍显宽容,而对“差学生”则更为严厉,这在教育中是不恰当的。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应当取决于学生处于事件的对错,正确的事情应当赞赏,而错误的事情无论对象是谁都应该加以批评,阐明原委,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正当的对错观与赏罚观。
4、时时反思、常怀审视
“我每每点一支烟在旁边望他抄。有时怀疑起来,是不是我害了学生?书究竟可以这样教吗?学也究竟可以这样学吗?初时将教书看得严重,现在又将学习搞得如此呆板,我于教书,到底要负怎样的责任?”
这是老杆的自我怀疑与反思,也应当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常常问自己的问题。教育是发展的,甚至教育应当走在时代之前,而非在时代的浪潮中被裹挟。所谓“正常”的教育模式,有时候已经成为限制孩子发展的枷锁,如果我们陷入这种“潮流”,我们是否有勇气去突破禁锢,去寻找更好的教育方式?我们所身负的教育责任,不仅仅是讲授书中的文化知识,更是去培养一个个立体的人。因此,在从事教育事业时,我们必须时时反思,常怀审视的目光,承担起下一代的责任。
三、《孩子王》中的细节反思
1、循环的故事
“老黑他们明白过来,极严肃地一齐吼道:‘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影片里老黑一众将这个循环的故事吼得极富节奏感,这个场景却透着无法言说的荒诞与虚无。重复的情节还有老杆的两次上山下山。这种重复循环的情节设置,既是前后的一次对比,同时也从结构上暗喻了影片循环的本质。而上山下山的重复,又如同西西弗斯神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意义在何处尚看不见尽头。这也透露着历史循环于一代人的悲剧性。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怎样的教育似乎都无济于事。
王福的一个标志是“抄字典”,而“抄字典”行为本身也是重复。影片最后,老杆给王福的一句话是:“今后什么都不要抄,字典也不要抄”。这是在引导王福跳出循环,还是一声无奈的叹息,暗示着王福也无法跳出历史、阶级的层层圈套?答案尚未可知。
2、放牛娃的象征
放牛娃在影片中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老杆曾四次与放牛娃相遇,他执着地询问其是否要念书识字,得到的只有呆滞的凝视。放牛娃的身份经历,影片中没有展现,但仅从他迷蒙的目光中,我们可以推测他对“读书”并无概念,也不知读书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甚至连“改变现在的生活”的意识也没有,只是机械地接受着生活现状。当时中国又有多少这样处于教育背面的孩子呢?老杆有心教授,却空有表达,实乃心有余而力不足。
3、紫色迷雾的隐喻
影片的最后,老杆被迫离开农场中学,他走进了一片紫色迷雾中,神色迷茫。这片迷雾即是以当时的视角,对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隐喻。老杆要回队里劳作,孩子们继续抄着讲着阶级斗争的课文,他教孩子们识字写作的这段日子,是否会如向一潭死水里投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波纹转瞬即逝,老杆在迷茫,很多人也在迷茫。众多的迷茫汇聚成紫色迷雾,仍只能随时代前行,怀抱着教育的希冀,等待雾散云开的那一天。
四、总结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电影《孩子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平等,学以致用、不盲从时代的教师形象,也看到了中国当时教育制度,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忧虑。在当今时代,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解决与改善,但知青老杆传达的教育观念,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品味。
参考文献
[1]陈琳.《孩子王》的影像寓言[J].视听,2020(12):88-89.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0.12.044
[2]邱晨晨,姜思羽.作为教师,我是谁?——来自电影《孩子王》的追问[J].中国教师,2019(05):119-121.
[3]万思扬,苏米尔.压抑的年代与反叛的精神——再谈电影《孩子王》的文化意涵[J].电影评介,2017(11):56-58.DOI:10.16583/j.cnki.52-1014/j.2017.11.016.
[4]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
⑦ 给我说说这个电影叫啥名字
Mr. Holland`s Opus——生命因你而动听
【导演】 斯蒂芬 赫里克 (Stephen Herek)
【编剧】 帕特里克 沙恩 顿肯 (Patrick Sheane Duncan)
【国家/地区】 美国/
【类型】 剧情/
【本站评分】 分数 8.64/10 票数 11
【译名情况】 霍兰先生的乐章(中)/春风化雨1996(台)/生命因你而动听(港)
【主要奖项】 奥斯卡,金球
这部温情感人的影片环绕一名音乐家荷兰先生,他真正志愿是作首留芳百世的交响乐,却为生活无可奈何当起高校的音乐老师来,其后更将自己三十多年的青春贡献于培育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后来也才惊觉自己成就原来是那么大。他启发并改变了数以百计的学生。荷兰先生受到学生及家人的启示,最终明白到人生并不会常常按照我们的计划而行,而是要求我们接受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是我所见的翻译最为诗意和贴切的片名,三十年代曾有过这样短暂的锦瑟年华,象《魂断蓝桥》,原名是《滑铁庐大桥》,可以说是化腐朽为神奇。
作曲家贺兰,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去中学当了一个音乐教师,动因只是权益之计,挣了钱后就闪,从事自己心爱的作曲事业,但没想到偶然的选择,竟成了终身不变的唯一。
并不是一开始就上路,教了五个月,学生听得呵欠连天,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能,于是变了通,从摇滚乐入手,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于是回想起我们的学生时代,一直渴望有人来发现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我们没有出生在春秋,没有当孔夫子学生的福气,我们只想平平凡凡拥有一项特长,一项能让我们能微笑回味学生时光的特长,很遗憾,到现在我仍然只限于憧憬。
有很多机会在我们甚至根本来不及获得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
这就是我看本片感动的原因,贺兰老师,拥有自己的事业,为了发掘出孩子内心世界的渴望,放弃了自己与生俱来的冲动。当那个吹肿了嘴唇也找不准单簧管音的、长了一头晚霞一样长发的小女孩,在贺兰的启发下,闭着眼吹出了想象中的音符,我不知道她吹出这样的音,究竟是克服了多大的困难,但我跟她一起欣喜若狂。
还有那个黑人男孩,一无所长,为了能拿到学分顺利毕业,对节奏一窍不通,居然还会去练打鼓,在乐队练习中,贺兰突然喊停,男孩一脸错愕,老师告诉他,刚才他终于找到了节奏,全场掌声雷动。
那个黑人男孩后来中越战中阵亡,在他的葬礼上,贺兰又使另一个天才少年成熟起来。生生不息,绵绵不断。
无论是聪慧的,还是笨拙的,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生命理应获得尊重,这个意义,贺兰起初并不知道,直到他退休的那一瞬间,他所教过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为他送行的时候,贺兰明白了,他的学生也明白了,所以泪水滂沱的观众也明白了。
贺兰自己的儿子却是一个先天聋哑人,对于这样一个视音乐为生命的父亲,是不是有点残酷?
这部片子没有任何华丽的技巧,也没有艺术或技术上革命性的突破,它手法陈旧,叙述传统,思想保守,所歌颂的也是司空见惯的美好品德,主题是尊师,没有哗众取宠之处,但却如此令我恋恋不舍。
我觉得,它其实讲述了一个亘古的话题,生命的价值,使我在声色犬马中逐渐迷惑的时候,有如醍醐酩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