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和指令性
一、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 建立宝宝秩序感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4岁这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宝宝从外在环境中的人、事、物之间的变化和规律中,习得秩序。如果这种秩序感被打乱,宝宝可能会变得情绪不安且容易发脾气。无秩序性在人生命的初期,不仅会影响“规则意识”的学习,还会因为缺乏安全感和有不确定感而引起情绪障碍。 ...婴儿从出生时就具有对秩序规则的敏感,熟悉的环境、整洁的房间、固定的看护人等等都能让他们对秩序和规则产生感受。1岁前宝宝秩序感的发展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件琐碎事情的安排上,如睡觉、饮食、游戏等,有序的生活安排会让宝宝感受到安全踏实,情绪更加稳定。 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每次使用后一定注意及时归位。孩子的东西更要注重摆放有序,家长不要随便去变换它们的位置。尽量不要对孩子居住的环境有太大的改变,尤其是长途旅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比如频繁地为孩子更换床铺、居室、生活环境等等。即使不得已,也要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并且要为孩子可能的不适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引导他们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这不仅能让孩子形成整洁有序的习惯,还能使孩子获得更完善的成长空间。 二、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 家长要求孩子做一件事,下达指令时要清楚,不能含糊其辞,至少要包含几个要素,一是何时;二是做何事;三是完成要求;四是完成时限;五是让孩子重复描述以确认是否准确接受指令。
『贰』 比早恋更可怕的,是隐藏在孩子身边的这种“毒友谊”
孩子的交友问题总是时时牵动父母的心,爸爸妈妈既怕孩子交不到朋友,又怕孩子在交往中吃亏,更怕孩子交到“坏朋友”,受到不良影响。
最近热播的纪录片《小孩的神秘生活》,里面一对好朋友的表现,就引起了无数爸妈对孩子交上“坏朋友”的担心。
片中有一个男孩——于子烁,聪明、独立、有主见,但同时也算是一个“问题”男孩:他撒谎、作弊、欺负女孩、喜欢破坏规则。
而糟糕的是,受子烁影响,他的好朋友熙仔有样学样,也出现了这些问题。
因不满小姑娘昂米诺的色彩填涂,子烁对昂米诺进行了一连串责问,并攻击米诺人丑,熙仔紧随其后,也围上前去指责,直到又气又怕的米诺嚎啕大哭,熙仔才想起 “男孩子不应该欺负女孩子”。
扔骰子的糖果 游戏 ,子烁为了赢得更多糖果,想出了作弊方法,在子烁的指导下,熙仔也快乐地参与了作弊,并在之后一起选择撒谎隐瞒。
因为嫉妒小女孩一诺被老师指定为小队长,于子烁就联合熙仔一起去威胁和捉弄一诺,直到另一男孩看不下去,出来强势制止,熙仔才跟着于子烁回到座位坐好。
看到熙仔这个样子,不少家长忍不住会担心:
万一自家孩子也被朋友“带坏”,那该怎么办?
1,从众和模仿,是社交的基础
通过纪录片《幼儿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模仿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红衣男孩对小女孩恶语相向,同桌的另一个小男孩,很快也模仿着大声要求小女孩离自己远一点;
花衣服男孩打人,有小朋友出来“锄强扶弱”,其他小朋友也会很快一起指责花衣男孩不对;
有小伙伴告状女孩马友兰不讲卫生,其他孩子有样学样,也会举报马友兰的各种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盖理·莱德指出,孩子早在6个月左右开始,就会接受到朋友对他的影响,出现模仿行为。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模仿同龄小伙伴的言行,是获得对方的认同、维系友谊的重要方式。
但是,因为学龄前的孩子规则意识和是非判断能力较弱,他们觉得大家都在做的,就一定是对的,所以容易从众。
2、同伴影响力,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伴关系是满足儿童社交需要,获得 社会 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在同伴交往中,同伴影响力有时就会大于大人的告诫。
某电视台曾经做过一组实验:首先老师认真告诫被实验的孩子不能爬树,孩子明确答应后,老师离开,观察之后孩子在同伴影响下,能否坚持做到老师要求。
结果出人意料,几个参与实验的孩子,在同伴影响下,当第一个孩子去爬树时,第二个孩子也紧跟其后,最后所有人都将老师的告诫忘在脑后,纷纷去去爬树。
科学研究发现,3-6岁的孩子,内心的规则秩序还未建立牢固,所以特别容易受同伴影响。
孩子可能明知某些行为不对,但是出于好玩、挑战以及获得认同感的需要,也有可能跨越雷池,模仿做出一些“违规”的行为。
孩子从两三岁起,开始进入身份认同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肯定自己。
这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于友谊的渴望非常大,为了建立以及维持友谊,或者为了能够加入团体 游戏 ,孩子们很多时候会做出妥协退让。
这个是人际关系调整的必要,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有以下一些表现,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1、孩子在交往中一味讨好对方;
2、孩子总是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3、孩子常常被嘲笑、轻视、抵制;
4、孩子的自信心萎靡,沮丧和伤心居多;
艾琳·伦纳德博士在美国《今日心理学》中指出,孩子如果在交往中存在以上特征,孩子就是陷入了“毒友谊”,他们实际上有可能在“友谊”的外衣下,被欺负、被霸凌、被排挤和被伤害。
其实一句话:如果孩子新交的朋友,受伤多于欢喜,坏行为多于进步,那么就可以判定为毒友谊。
韩国电影《我们的世界》中,李善和韩智雅原本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但跟奶奶生活的智雅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当看到李善有幸福的家庭,可以撒娇的妈妈,便起了嫉妒之心。于是,智雅渐渐因为嫉妒疏远李善,后来甚至相互出卖秘密,当着全班的面厮打在一起。
都说孩子的交往是单纯的,其实小小的幼儿园也是一个小 社会 ,也有冲突、嫉妒、排挤。如果双方的父母能及早发现,不至于两个女孩闹出这样的矛盾。
孩子因“毒友谊”带来的压迫和伤害,痛苦之下,孩子也有可能情绪失控、行为出格。
这样的毒友谊,对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塑造百害无一利。父母必须及时干预,才能让孩子走出交友误区,获得更好成长。
03
入园后,孩子就会开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
我们不可能完全以我们的意志,为孩子决定他和谁交往,更不可能帮孩子屏蔽掉身边所有的“坏榜样”。
为了孩子更好发展,免受坏榜样的不良影响和对友谊的伤害,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通过聊天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孩子的交友情况。
如果有必要,我们还可以组织相关活动或邀请小伙伴到家中做客,来进一步观察孩子与朋友的相处情况,判断自己的担心是否多余。
如果发现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可以具体地与孩子谈谈自己的担心,比如:
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不对,去想想新交的朋友是不是值得继续交往。
2、角色扮演,情景再现交友问题
晚上回家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把白天中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重新演绎。
爸爸扮演的是欺负小朋友的孩子、或者是爱冲撞打人的熊孩子,或者是和妈妈一起拉帮结派。
让孩子扮演老师或者大人,教育这个“坏孩子”。
当角色 游戏 结束,父母要针对刚才孩子的表现进行复盘,对于那些欺负人的朋友,一定要让他坚决地学会说“不许欺负人!”
角色扮演时,多问问“如果……你会怎么办?”,引导孩子去找到愉快相处的朋友,科学解决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这样可最大程度减少“坏榜样”带来的不良影响。
04
明确原则,必要时隔离“毒友谊”
孩子年幼,内在秩序还不稳固,需要我们多和孩子明确言行的标准和原则。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模仿行为,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年幼一笑了之。我们无法要求其他小朋友必须怎么做,但是我们要教导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的需要坚持,错的就不能去做,而一旦做了就要及时改正并承担后果。
孩子在父母的监督和纠错下,最终就会牢固树立是非对错意识、成为遵守良好规则的好孩子。
当然,如果孩子的“朋友”如果确实存在比较大的品质或行为问题,为了孩子免受不良影响,
减少和“坏朋友”的接触,引导孩子打造新的交际圈和活动项目,孩子自然会与“坏朋友”渐行渐远。
人类的交际其实很复杂,你无法替代孩子社交,所以一定要教孩子识别真朋友,远离毒友谊。
『叁』 看完它,孩子能秒懂什么是丛林法则
##你好
美国每年都会推出好多动画大片,但电影《奇幻森林》有个特别之处,除了电影制作技术非常先进之外,它还来自于文学名著The Jungle Book。所以看了这部电影,孩子等于和名著有了一次美好的相遇,无论是看完电影再看书,还是看了书之后再去看电影,都是一次立体的阅读体验。
The Jungle Book 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吉卜林 (Rudyard Kipling, 1865-1936),他19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1894年出版了同名故事集 The Jungle Book
迪士尼在1967年就把这个故事搬上了大屏幕,不过1967年版的动画电影并没有忠实于原著,这次的 “真人版动画电影” 不仅更贴近于原著,而且特别交代了小男孩通过狼父母的教导和自身经历慢慢体会到了什么是丛林法则,并通过自身努力得到了所有动物的尊重。著名影评媒体 Screen Daily 评价说:电影带来了令人目不暇接的视觉奇观,而且让吉卜林笔下的角色和故事全都活了起来。
男孩毛克利小时候就被黑豹寻获,在狼群里长大。但对于其他动物而言,他依旧是人类,而动物们对于人类深深感到畏惧 ...
因此,男孩在狼群中再难立足,只能独自谋求生存 ... 故事就此展开,两条明线,生存斗争和个人成长,交织并进 ...
吉卜林的 “丛林法则” 是这个故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听起来特别炫酷。关于这个法则,吉卜林自己是这样说的: 丛林法则古老而清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NOW this is the Law of the Jungle—as old and as true as the sky; And the Wolf that shall keep it may prosper, but the Wolf that shall break it must die.
那么这个法则到底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我们传统上理解的强者控制、弱肉强食呢?
吉卜林告诉我们,丛林法则,也可以是奋斗、尽职和遵从。中国学者文美惠解释说:
“丛林法则”是吉卜林贡献的治世良方,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一样,人和人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制约、相互依靠的。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荣,人人都要遵守一定的社会秩序。
“丛林法则”是带孩子去看这部电影可以特别探讨的一个点。此外,看完电影之后才发现,这分明是一部通过记录个人的成长来实现丛林穿越的教育启示录啊!
给孩子一个环境,让他自己去锻炼
影片的开头,毛克利像人猿一样在丛林间灵活穿梭,拼尽全力地向前飞奔,好像在躲避身后巨大的危险。狼群陪伴着他,但很快将他抛之脑后。由于一个小失误,一个黑色的身影如闪电般将他扑倒在地。观众还没从惊骇中走出来,这道“黑色的闪电”就已经悠然起身,原来是黑豹巴赫利在给毛克利上丛林逃生课。
心有不甘的毛克利埋怨说,如果不是树枝意外折断,他今天肯定能够成功逃脱。巴赫利耐心地告诉他,在丛林中生活要学会观察潜在的危险,动物们是不会像他这样犯低级错误的。那棵大树藤蔓缠绕,一看就是棵枯死的大树。如果不能像狼群跑得一样快,总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的晚餐……
我们能想象像这样不遗余力地锻炼一直陪伴着毛克利的成长。从丛林的生存法则和社会规范到为了保护毛克利而和强大的老虎厮杀,巴赫利就像循循善诱、尽职尽责的人生导师一样倾尽全力地为毛克利的成长保驾护航——不仅陪同毛克利锻炼,而且找到最佳的成长环境,将他寄养在狼群中,使他有了融入集体的归属感,学会分享和合作、追随和领导。
电影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关乎生存和成长的哲学:如果毛克利没有去锻炼生存技能,那么很容易被自然无情淘汰。同样,在我们的教育中,如果孩子总是依靠别人,没有适当的自我锻炼,那么他们面对社会时,很可能会无所适从。
“世上的所有的爱是以聚合为最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的教育就越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就是一种自我锤炼。我们只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他们的潜能才会被激发,才会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即使是跌倒,也是一种成长。当然放手让孩子去锻炼并不等同于放任或放纵,而应该像巴赫利一样给予方向和方法的指导,其余的让他们自己在实践中摸索。
纵观我们的教育,不外乎三种类型:一是“包办型”,事事管,时时管,用“勤快”成就“懒惰”;二是“放任型”,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美其名曰给孩子自由,实则造成教育的缺失;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型”,给孩子充分锻炼的机会,不事事插手,但该放手放手,该指点指点,看似“无为”实则“有为”。您是哪种教育方式?相信有教育智慧的家长都会选择第三种教育方式。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这种“放手”就是给孩子一个环境,让他去自我锻炼。
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选择
被巴赫利称为“高贵、公正的狼群首领”阿克拉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喜欢他一是因为他在面对老虎的威胁时面不改色,将毛克利保护在身后,二是他给予毛克利自我选择的机会。随着雨季的来临,面对老虎的报复,狼群不得不考虑毛克利的去留问题。他们讨论了三天三夜也没有讨论出结果,从来没有人能令狼群如此意见不一。作为首领,如果阿克拉以维护狼群安全的名义将毛克利交给老虎也是无可厚非的。的确,一个小小的“人孩儿”能值几条命?
但是阿克拉没有这样做。他的高贵之处就在于没有因为群体的利益而放弃个体的生存价值。无形之中,他给了毛克利自己选择命运的权利——为了亲人们的安全,自愿离开狼群,回到人类的村庄。他不仅给了毛克利自我选择的机会,也最大限度的维护了毛克利的尊严和生命,促使他迈出了自我成长的第一步。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做回自己
巴赫利和阿克利爱护着毛克利,但希望用“去人类化”来使其真正成为丛林的一份子。可爱的棕熊巴鲁和他们不一样,他从毛克利的角度出发,希望毛克利做回自己。他说:“你不一定非要回到人类的部落,因为你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他还鼓励毛克利借助工具来获取蜂蜜,两人因此成为亲密的朋友,共度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人类给了毛克利生命,巴赫利和阿克利促使毛克利成为动物,而巴鲁则是希望毛克利回归人性本能,做回自己。动物有动物的本领,人有人的本能,毛克利将兽性和人性统一于一身,实现了个体成长。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就像火能毁灭一切,但只要善加利用,也可以成为扶危济困的工具。毛克利用火杀死了残暴的老虎,把火投进了湖里,拯救了自己和狼群,并利用工具解救了小象,赢得了动物们的尊重和认同。看到这一幕,巴赫利才明白,毛克利不是狼,永远不能像狼一样去战斗,但是可以像人一样去战斗。
教育也是这样,孩子只有做回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严,而这些都不是父母所能主宰的。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就提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也具有他的本身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才是好的教育。
比自由更高贵的是规则
这个奇幻森林是文明社会的缩影,动物们都自觉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生活。当处在枯水期,和平岩露出来时,所有动物都自觉遵守休战规则,和平共处地喝水,没有捕食和厮杀,因为这时水比食物更重要。即使是残暴无比的老虎谢利克汗也不敢违反这个规则,所以暂时放过了毛克利,威胁狼群说会在雨季来临时报复。狼群也有生存法则“本法则是森林法则,如上苍般古老正确,遵守的狼将繁荣昌盛,违反的狼将走向毁灭...群体之力来自孤狼,孤狼之力来自群体!”在丛林中,每个动物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这是生存的自由,但是为了丛林的和谐,还需要遵从更高贵的规则。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幼儿园养成的习惯就是规则意识的具体体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充分说明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孩子现有学习、生活得以有序开展的保证,更是其将来成为社会人的必备基础。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下The Jungle Book 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各种中英文版本。这几乎是欧美儿童的必读书,已经带孩子看过电影的爸妈不妨再带孩子重温一下原著的魅力。
The Jungle Book(Campbell Books)
这是一本纸板书,一两岁宝宝就可以开始读,画风温馨可爱,亲子阅读的体验会不错。
The Jungle Book(Harper Collins)
这是今年3月的新版,专门为儿童做了文字和插图再创作。
The Jungle Book (Walker Books)
这一版的插图是亮点。插画作者妮古拉·贝利为了更好的展现Kipling笔下的意境,曾远赴印度实地探访,并且在伦敦各家图书馆里翻查典籍,就是为了了解吉卜林时代的印度是什么样子。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价说:优美的插图,完全是一件艺术品。
丛林之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个版本在网上销量最高,由著名的翻译家文美惠翻译。包括《丛林之书》中的7篇和《丛林之书续篇》中的3篇,书的最后还附有儿童阅读推广人撰写的阅读指导和亲子共读建议。
丛林之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林之书》可以说是世界上被翻译得最多的小说集之一,这个版本选取了多位翻译家的权威译本,更加贴近原著风格。
此外,Kindle有免费的英文原版电子书,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