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对和《污女》一样类型的电影《花火》的影评
据了解,日本电影北野武在1994年因为深夜驾驶摩托车遭遇车祸,造成半边脸面瘫后(好像创伤造成面瘫的比例约为8%),正是这场生死交错,让导演北野武拍出了对生命与自身重新认识的作品《花火》的哦,果然逆境成事啊,后来《花火》大火了一阵啊。
可以说,这是从被那些对于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人激起的愤慨中孕育出的一部影片呢。真的很值得去感受的一部电影。
『贰』 求北野武《花火》影评
总会有那么一个阶段,觉得什么都比不上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身边有一个你想关爱的人,来得那么重要。就比如北野武,在赴情人之约,却撞上安全岛,伤势惨重一度想死,之后,再看世界的角度,会来得那么纯粹。
如果你知道他曾经是个相声演员,“幽默地说”是他的存在方式——当然即使周星星,私下里据说也是个很闷的人,但是在周的电影里,你感觉到的是不肯留白的热闹——再来看北野武的这一部《花火》,有的却只有沉默,以及一种纯粹。
把自己的沉默与无助赤裸裸的展示给你看。不必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是大难后的人,往往会不一样。很多东西变得淡了,也有一些被忽视的东西重浮心头,觉得那才是真正值得的。
《花火》里的刑警掘部受伤后只能坐在轮椅上,家人离他而去,他对北野武饰演的阿西说,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没想过自己的爱好,现在想画画。没有了工作,没有了家人,面对着大海的孤独的掘部,一度觉得无可留恋,自杀,被救过来之后,他拿起了画笔。
刑警阿西曾经兢兢业业,得知妻子时日无多,他彻头彻尾地变了。辞职,抢银行,甚至杀胁迫他的黑社会。因为那些规矩,那些规则,牢牢地束缚住他,让他跟自己珍视的事物越行越远的,又有多少重要?不,他不要了。他想牢牢抓住的,是一个自己珍视的生命,而那个生命的存在屈指可数。
或许这就是躺在病床上一度想放弃生命的北野武的大彻大悟吧。
给自己一个机会。痛快地惩恶扬善。不需要小心翼翼,不需要看别人的眼色,想得到的,是妻子的微笑。
在《花火》里,一个年轻刑警因为受伤期间一位女友的照顾而想结婚了,他说本来只想玩玩的。北野武的受伤据说也挽救了他频于破裂的婚姻。也是这样,因为北野武的女友众多,妻子本想离开他,但是照顾他期间,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又复苏了。
印象很深的是阿西和妻子之间的沉默。当然言语会带来隔膜。但是无言相对的两个人又该如何交流呢。阿西慢慢的开始和妻子讲一些话,而妻子始终一言不发。但是沉默的性质在变,奇特的是两个人在以沉默的方式进行着交流。最开始的那个在医院的场景里,两个人之间的是近乎难堪的沉默。而沉默的硬度在一点点融化,他们之间还是沉默,但是气氛明显有所不同,沉默也变得温柔而亲切起来。在最后的面对大海的场景里,两个人之间还是没有言语的一起望着大海,但是你甚至觉得他们的呼吸也可以进行交流。真的是没有隔阂。妻子此时说,对不起,谢谢你。
我拥有我所付出的,纪伯伦的名言。阿西为妻子所作的一切,带她去旅游,去钓鱼,去寺庙,去雪国,去看海,他只要这样做了就是一种满足。而妻子也渐渐作出了回应,她开始笑了,笑了好几次,付出并不是没有意义。
有一场戏大家都会印象很深,在寺庙前两个人摆好姿势,准备自拍合影,眼看就要拍了,一辆车子开过,于是咔哒转动的镜头留下的是一辆车子,不见他们。说到这一荒谬的意味,更像人生的本来面目吧。
但是不必太在意。只要重拍就够了。两个人一起笑了,笑得很灿烂。只要生命还未终结,还有什么不可以重新来过。
掘部的绘画,阿西的妻子,或许都是那么一种角色,即通过他们完成自身的圆满,借助他们完成自己。无愧于生命的意义或许就是这样一种付出。就像那灿烂的花火,即使最终要消散,但是它尽情的绽放、炫目的灿烂无人敢忘。
要尽情绽放。可以沉默可以喧哗。绚烂便如夏花,静美当如秋叶,只要够纯粹。
『叁』 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如何深度解读北野武的电影杰作《花火》:情感的歉意与自我反思北野武的《花火》(Hana-bi)——一部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极致的美学呈现,堪称北野武电影艺术的巅峰之作。影片以几个固定镜头的切换开场,通过主角西的表情,我们瞥见了一位“面瘫”警察的冷峻与故事的深沉。
故事围绕西,一个警探,面对丧女之痛和妻子重病的双重打击。他深陷自责,得知同事堀部因他们追踪的罪犯而瘫痪,而田中的牺牲似乎也让他负有责任。西决定离开警察生涯,以抢银行的方式偿还债务,并以行动向过去表达歉意。他以偷来的出租车改装成警车,为堀部送去画材,也为亡妻安排了最后的旅行。
影片的剧情虽然简洁,却在沉默与动作之间构建起情感的张力。冷色调的画面与克制的叙事节奏,使得动作场景更具冲击力,仿佛观众在亲身经历北野武所创造的世界。电影通过大量固定和长镜头,如同观众静静地观察生活,情感的流露自然而含蓄。
北野武在《花火》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反思和情感的表白。这部电影是他对《坏孩子的天空》后的自我疗愈与深度剖析的延续。正如北野武在自传《余生》中所言,他通过角色堀部,表达了对自己过去的反省,以及对妻子的复杂情感。堀部的遭遇象征着北野武对自己的惩罚,而田中的角色则成为他内心深处无法弥补的歉疚。
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承载着北野武的理念,他们不仅是故事的载体,更是他情感与思想的投射。西的陪伴之旅,不仅是对妻子的深情,也是对过往的道歉。在最后的海边,当岸本加世子的泪水和北野武的拥抱交织,铁汉柔情与烟花绽放的绚丽,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将电影的情感推向高潮。
《花火》并非简单的动作片,它是一部情感丰富、深度思考的作品,展现了北野武独特的电影语言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每一帧画面,每一句对白,都在诉说着导演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在观看中,与北野武一同感受那份复杂而真挚的情感歉意。
『肆』 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花火 Hana-bi——歉意
这部按北野武自己的话——“基本上按照正统叙事手法拍摄的一部电影”, 几乎穷尽了北野武元素,可以说是达到了北野武电影美学的最高峰。北野武将自己对生死的哲学理念和决绝的意志贯注其中,赋予了影片一股捉摸不定的气质。
开头几个固定镜头来回切换,通过人物表情状态,干净利落地展现了男主角的性格。北野武一脸“面瘫”地站着,一脚将那个弄脏自己车的洗车工踹下车。这一定又是个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