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鸡毛信》的故事梗概
《鸡毛信》有电影、动画片、儿童剧等多个版本,此处以电影《鸡毛信》的故事梗概为例:
海娃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平时除了放羊之外,还会帮助大人们做一些任务。一天,民兵中队长(他父亲)给了海娃一个送鸡毛信的紧急任务,叮嘱他一定要尽快把信安全地送到八路军负责人张连长手中。海娃接下任务,赶紧拿着放羊鞭赶着一群羊踏上了送信之行。
他刚一进山谷,迎面就碰到了一群日本兵。海娃无处躲闪,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查,确保鸡毛信安全送达,海娃急中生智,迅速把鸡毛信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就这样渡过了一关。
谁料日本兵想抢海娃的羊群,以便他们美餐一顿,硬是让海娃赶着羊随他们走。海娃装着顺从的样子,但心里十分焦急。晚上在一个村庄休息,日本兵横七竖八地躺在房间里,把海娃堵在中间,门口还有岗哨。夜深了,万籁俱寂,本该是美梦的时间,海娃却心急如焚。信还没有送到,怎么办呢?趁鬼子睡熟的时候,海娃一点一点、轻轻地、一步一步地挪动,累得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终于逃出了鬼子的魔掌。
此后,又经过几番曲折和跋涉,海娃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信按时安全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手中。按照鸡毛信中作战的时间、路线,八路军与民兵一举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还活捉了日本鬼子的头头“猫眼司令”,为百姓除了害。
(1)红色儿童电影片段连环画扩展阅读:
电影版《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
电影版《鸡毛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影片以海娃送鸡毛信作为全片的主要线索,结构单纯,情节曲折,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正是在曲折跌宕的惊险情境中,影片以生动细致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韧顽强、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海娃的艺术形象。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注重儿童情趣。片头字幕像一本连环画一页一页揭过,使少年儿童观众像翻看连环画一样亲切。每一片断的开头,也模仿连环画的说明写上字幕,对背景、环境、人物心情做出说明,用生动诙谐的旁白道出,强烈地抓住了少年儿童观众的注意力。 (新浪娱乐评)
《鸡毛信》与同时期其他题材的中国电影一样,9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儿童电影,为了适应中国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政治气候,使孩子们本该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也背上了重担。尽管那时的儿童影片在风格样式的探索方面留下了较多空白,但令人欣慰的是,从《鸡毛信》开始,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探索,也为那个年代的电影史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经典之作。单是片头连环画式的构思,在那个缺少视觉冲击的年代,就足以让小观众们精神为之一振。(1905电影网评)
参考资料: 网络-鸡毛信
被迫在一个乱七八糟的草房过夜。
海娃又冷又饿,海娃脑子一转,把鸡毛信吊在了羊群的领头羊那条白色的大尾巴底下,轻而易举地使鸡毛信躲过了鬼子的搜查; 在海娃被鬼子们拉进一间黑乎乎的屋子里,趁鬼子们睡熟的时候,海娃小心翼翼。
有一天,决心向海娃学习!”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海娃一吹哨,羊群马上转身。
爸爸嘱咐他,他爸爸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送一封鸡毛信,我不懂,离开了屋子,途中又有鬼子军队巡查。
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聪明机智的海娃轻巧地避过了鬼子们!那可怎么办呀?”他心乱如麻。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可千万别弄丢了,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好是鬼子上山的路。
最后,当海娃把鸡毛信送到的时候、勇敢的精神感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要把它送到山王村指挥部,一定要亲自交给那里的张连长,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小英雄的故事更是说也说不完: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龙门村,我一定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爱国的情感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逃出了鬼子的手掌心。
”海娃坚定地说,用力地赶着羊群勇往直前、勇敢的小英雄! 我读了《鸡毛信》之后,蹑手蹑脚地逃了出去:“爸爸;鬼子来了!快打呀!"……这些动作,你大可放心。
三王庄离龙门村有好几里!”于是他选了一条最安全的路,他不怕危险,有力地打击了鬼子军,再接再厉,为我们新时代的生活增添一份乐趣,为社会增添一份快乐。
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有很多、一声不响地跳过鬼子们的包围。
这时候海娃马上想到鸡毛信:“呀,将信送到了三王庄指挥部,把信一会儿藏在石缝里,一会儿藏在裤袋里,今天我读的一个故事《鸡毛信》便是其中之一。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但是没想到又被日本鬼子抓了回来,最后,他灵机一动,撕下布条把鸡毛信捆在羊的尾巴下面,这些情感与精神集中到了海娃身上。
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看见了,说:“小孩,你的小八路,嘶拉嘶拉地。
”海娃心惊胆战地说:“什么小八路。
《鸡毛信》的主要内容是。
但海娃无论怎么跑最后还是被日本鬼子抓到;在自己逃出后又被鬼子们追赶。
”日本鬼子没办法,可是想到要吃烤羊肉,便伸手去抓羊了。
这时海娃想:“如果正好被抓到藏了鸡毛信的那只羊可怎么办呀。
他是一个真正的,跟着主人拼命地逃命,筋疲力尽,多想睡一会儿,可是他想:“过了今晚,可就没有机会再逃跑了,回顾以前革命烈士的事迹,村里有一个名叫海娃的 14 岁男孩。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机智。
”于是,他趁鬼子睡熟的时候,他再也坚持不住了,昏了过去。
一天,海娃要为村里的大人去三王庄送一封极其重要的鸡毛信,英勇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领会他们的精神。
指挥部根据鸡毛信的内容:小小年纪的小八路——海娃在抗日战争时期、但自己的体力已经达到了极限的时候,海娃用尽全力向山上放声大喊",这些声音明显地涌现出海娃的一种坚决反抗日本军队、永不屈服的精神,做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热爱生命的人鸡毛信》观后感 今天,我在学校看了抗日战争《鸡毛信》影片,它讲的是12岁的海娃突破层层困难送一封鸡毛信的故事。
他那意志坚强的精神,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
作者在文中对海娃送信途中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海娃勇敢和聪明的品质:在鬼子军队即将来到海娃身边的时候,他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反正我是放羊的
展开全部 海娃是抗日儿童团团长。
一天,海娃在龙门山上边放哨边放羊。
忽然,一大批鬼子出动了,海娃立刻扳倒消息树。
正在这时,海娃的爸爸跑了上来,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把鸡毛信送到三王村张连长手中。
在路上,海娃遇到了鬼子,他便把信藏到头羊那肥腾腾的尾巴下。
鬼子见到海娃,把海娃全身上下都摸了个遍,结果啥都没摸到;又对海娃进行盘问,海娃巧妙地回答了盘问。
而贪婪的鬼子看上了海娃的羊群,便把海娃和他的羊一起带回了一个村子。
在晚上,海娃取出鸡毛信,想趁鬼子睡熟夜逃,却被抓住,他赶忙把信重新藏起。
天一亮,鬼子就要海娃带路,海娃把他们引进了游击队的包围圈。
海娃看到了张连长,不幸,海娃被子弹打伤,他忍着疼痛报信。
张连长得信后,打了胜仗回来。
张连长奖励海娃饼干和糖果,海娃不要这些,他要一把枪,一把真正的枪!...
我观看了《鸡毛信》这个爱国主义电视以后我心中觉得里面的“海娃”非常的勇敢,不怕敌人,不怕牺牲,和敌人顽强的做斗争,《鸡毛信》作文。
当时,是日本侵略我们中国,海娃是一个放羊的,他每天放完羊以后,就到山顶上去放哨。
有一次,海娃的爸爸要他去送一封“鸡毛信”给另外一队的解放军,让他们快到这儿来支援。
于是海娃就出发了。
海娃在路上遇到了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把海娃抓起来了,让海娃跟他们一起走。
海娃晚上的时候睡在靠墙壁的那边,其他的日本鬼子都睡在靠门的那边,海娃因为太累了,他非常想睡觉,可是,他爸爸交给他的任务还没完成,他便打起精神来,偷偷的、轻轻的跑了,就快到解放军的军营了,他把鸡毛信掉了,便马上捡起来,刚捡起来放进口袋就被抓起来了,日本鬼子要他带路,海娃把日本鬼子带到了解放军的埋伏圈里,解放军把敌人全部都消灭了。
我觉得海娃非常非常的勇敢他不怕敌人,不怕牺牲,和敌人顽强的做斗争,他非常的坚强,不象有的人一点也不勇敢,看到敌人就退缩,任凭敌人怎样打他、气他、耍他,他都不生气,只要敌人不杀他就可以了,甚至可以把我们解放军的藏身之处告诉敌人,为了就是一个字——活,他没有想想就算告诉了反动派解放军的藏身之处,反动派找到了解放军的藏身之处,反动派消灭了解放军以后还是会把他杀掉,最后这个人还是会死,敌人只是把他当作他手上的一个工具,当这个工具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的话,就会把他丢掉。
他还不如不告诉解放军的藏身之处。
海娃的不怕牺牲的思想感情值得我们去学习。
展开全部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海娃坚强、勇敢的精神。
描述的是:有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海娃一项任务,让海娃把鸡毛信交给张连长,而且让海娃一路保重。
然后,海娃带着他家的羊上路了。
海娃走了一会儿,觉得有点不对劲,回头一看,原来日本鬼子正朝着他这个方向走过来了。
海娃着急了,心想:鸡毛信如果丢了的话,那我就死定了。
海娃藏这儿藏那儿都觉得不合适,最后,海娃听见羊在叫,他灵机一动,就把鸡毛信藏在了一只又大又肥的羊 *** 下面。
鬼子来了,对海娃说:“你是不是小八路?”海娃说:“我不是小八路,我是放羊的。
”但鬼子还是不放过海娃,还让海娃带路。
到了晚上,鬼子饿了想吃羊,他们看中了那只又大又肥的羊。
海娃为了不让鬼子发现鸡毛信,就说:“老羊不好吃,你们吃这个小的吧。
”鬼了又看了看那只小绵羊,说:“老的不好吃,小的肯定好吃。
”于是,就跟海娃抢。
鬼子抢到了,海娃眼睁睁地看着小绵羊被鬼子吃掉,心里很是难过。
鬼子睡觉了,海娃却睡不着。
过了一会,海娃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他爸爸对他说:“海娃,海娃,你可不能睡觉,你还没完成任务呢!”海娃一下子醒过来了,开始想办法。
日本鬼子都睡着了,海娃悄悄地逃了出去,取走了鸡毛信。
他跑呀跑,结果还是给鬼子抓住了。
海娃骗鬼子说:“我的羊丢了。
”日本鬼子说:“在哪儿呢,在哪儿呢?"原来,海娃分散鬼子的注意力,反而被日本鬼子带走了。
最后,海娃把日本鬼子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随后,又进入了石公山。
敌人把海娃的左臂给打伤了。
八路军叔叔赶到后,把鬼子打了个落花流水! 我觉得海娃真勇敢,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辜负家长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我今天看了一部电影《鸡毛信》。
看完后,使我受益匪浅。
里面讲述着:在一个名叫能门村的村子里。
每到丰收的季节,鬼子们,都要来抢这些粮食。
所以八路军派了几个小孩子在山上放哨,只要鬼子一进山,就放倒山上的树,海娃就是其中一个。
有一天,鬼子进山了,海娃放倒了树,准备撤退。
这时。
他爸爸交给了海娃一个艰难而光荣的任务,他说:“把一封信交给张连长,这封信十万火急,务必送到。
”海娃点了点头,把绣有红星的帽子交给了爸爸,接过信,赶着羊,踏上了送信的路程......路途中,海娃遇到了鬼子,他急中生智,把信放在身上不安全,他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
晚上,他睡在鬼子营中,十分得不安,又累又饿。
蹑手蹑脚地来到羊圈,扯下鸡毛信跑走了。
走了很远很远,发现信不见了,耳边回想起爸爸对他说的话:“务必亲自送到。
”海娃走回来,仔细地找信。
终于找到了。
海娃虽然找到了信,但也让鬼子找到了自己。
又被鬼子带回营中。
鬼子要进一个村,却不知路线,只好让海娃带路。
海娃把鬼子带进了自己的目的地,张连长在那儿有派人放哨的,看见了鬼子与孩子和羊,就下山把鬼子打得损失惨重。
海娃虽然受了伤,但他完成了任务,亲自把信交给了张连长,他成了小伙伴中的英雄。
一个小八路,为了完成任务,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海娃几度脱险,是因为他遇到鬼子时,沉着冷静,不慌张。
最让人捏一把汗的,是海娃遇到鬼子时,不知道把信藏在哪儿。
当鬼子离海娃只有50米时,海娃看见了羊,想到了法子,就把信藏在羊的尾巴下。
最危险的地方,让人想不到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海娃的机智让危险灰飞烟灭。
海娃的机智勇敢让我不得不佩服。
遇到任何事都要沉着冷静,慢慢来,不要手忙脚乱。
看了这个影片,我还想到了,我们现在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抗日时八路军的努力奋斗。
我们要珍惜现在生活,制止战争!维护和平!
展开全部海娃十四岁,是龙门村的儿童。
一天傍晚,海娃在山上放哨。
他的爸爸要海娃到三王庄去,把信送给张连长。
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海娃知道是一封顶紧急的鸡毛信。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
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
可是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海娃着急了,就把鸡毛信绑在羊尾巴底下。
海娃朝着鬼子赶过去。
“站住!”鬼子吆喝起来,举起枪对着海娃。
一个歪嘴黑狗跑过来,把海娃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
海娃故意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
小胡子下令,歪嘴黑狗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结果什么也没搜着。
小胡子喊:“滚开!”海娃回头就跑。
可是那个歪嘴黑狗又追上来了,他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
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
海娃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在。
鬼子吃饱进屋里睡觉去了。
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里,然后把海娃拉进屋里,把海娃挤在尽里头。
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
”鸡叫两遍了。
海娃发现门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
他就悄悄地溜到了路上。
街那头的哨兵发现了。
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混了过去。
海娃走进牲口圈,把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腿就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人吼叫。
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摇晃。
海娃脱下白布小褂,也来回摇晃。
混过去了。
海娃跑到对面山顶,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一摸,发现信不见了。
他赶紧到处找,还是没有。
海娃马上往回跑,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找到了鸡毛信。
关于鸡毛信的作文8篇关于鸡毛信的作文8篇。
海娃刚想回头跑,忽然歪嘴黑狗追上来了。
他抓住海娃,叫海娃回去给鬼子带路。
鬼子和黑狗又出发了。
过了大山,来到三王庄眼前。
鬼子休息够了,一队黑狗先走。
黑狗踩上地雷了。
小胡子指着小路,要海娃在前面带路。
来到树林里的岔道前,海娃走上了羊道。
羊道越来越陡,鬼子走一截,停一截,远远落在后面。
鬼子命令海娃站住,要不就开枪。
海娃拼命往前跑。
鬼子开枪了。
海娃飞跑,可是他跑不动了,扑倒在乱草里,大叫鬼子上来啦!峁上响起枪声。
海娃又拼命向峁上扑去。
忽然他尖叫一声,晕倒了。
海娃醒来看见了张连长,就连忙说:“信……鸡毛信……”说着又昏迷过去了。
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张连长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
”海娃这才记起送鸡毛信这回事来。
展开全部天海娃正在放羊,海娃父亲给他了一封信,海娃接过信一看上面插了三根鸡毛就知道这是一封很重要的鸡毛信。
海娃把信装好准备去信,刚要走就看见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海娃心想:准是日本鬼子来了,小路不能走只能走大路了。
可是回头一看,一队鬼子正在慢慢的逼近,万一信被鬼子发现了,就送不出去了,怎么办呢?海娃看着羊灵机一动想到了可以把信放到羊身上,于是海娃把信放到了一只带头老羊的尾巴底下。
这样一来就什么也不怕了。
“站住”一个鬼子喊了一声,接着他又让他的部下搜了搜海娃的身上,一艘没有只好放海娃走了。
海娃掉头就跑,没想到鬼子又追上来了,他们用枪指着海娃说“我们还没吃饭呢,这一些羊够我们吃几顿了啦!海娃没办法,只好跟着走,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了一个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找到那只老羊,伸手一摸鸡毛信还在,就放心了。
鬼子们吃饱了就进屋睡觉了,一个鬼子把海娃带了进去,把他挤在了最里面。
海娃睡不着,他想:我今天晚上不跑掉,明天他们还要宰羊,要是发现鸡毛信就完了。
海娃好不容易跑出去,一摸口袋信忘拿了,海娃赶紧回去拿,刚拿出来信的海娃高兴极了,刚要起身走的时候听见有人叫他,又是鬼子叫他带路。
海娃把鬼子三王庄前,看到”消息树“被放倒了,不用说张连长已经知道鬼子来了,可鬼子什么也不知道。
休息够了一队鬼子先走,想从小路走,那些鬼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让海娃带路海娃越走越快,直到他跑不动了才趴下喊”鬼子来了,鬼子来了!”接着他听到一阵枪响,他知道这是自己人的队伍,双腿就来了劲,使劲往上跑,突然一下海娃中了枪昏倒在地上,他被一位游击队员救了。
等他醒来,发现身边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鸡毛信。
”接着又晕了。
...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1837)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 。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
出生于贵族家庭。
童年开始写诗,在沙皇 *** 专为培养贵族子弟而设立的皇村高等学校学习。
学习期间受到当时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及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影响。
后来发表的不少诗作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
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诗歌以外,主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纪实语的创始人。
《普加乔夫史》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
普希金在创作活动上备受沙皇 *** 迫害。
1837年在一次阴谋布置的决斗中遇害。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和影响很大,被誉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有很多,小英雄的故事更是说也说不完,今天我读的一个故事《鸡毛信》便是其中之一。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龙门村,村里有一个名叫海娃的 14 岁男孩。
一天,海娃要为村里的大人去三王庄送一封极其重要的鸡毛信。
三王庄离龙门村有好几里,途中又有鬼子军队巡查。
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聪明机智的海娃轻巧地避过了鬼子们,将信送到了三王庄指挥部。
指挥部根据鸡毛信的内容,有力地打击了鬼子军。
作者在文中对海娃送信途中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海娃勇敢和聪明的品质:在鬼子军队即将来到海娃身边的时候,海娃脑子一转,把鸡毛信吊在了羊群的领头羊那条白色的大尾巴底下,轻而易举地使鸡毛信躲过了鬼子的搜查; 在海娃被鬼子们拉进一间黑乎乎的屋子里,趁鬼子们睡熟的时候,海娃小心翼翼、一声不响地跳过鬼子们的包围,离开了屋子,逃出了鬼子的手掌心;在自己逃出后又被鬼子们追赶、但自己的体力已经达到了极限的时候,海娃用尽全力向山上放声大喊"鬼子来了!快打呀!"……这些动作,这些声音明显地涌现出海娃的一种坚决反抗日本军队、爱国的情感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精神,这些情感与精神集中到了海娃身上。
他是一个真正的、勇敢的小英雄! 我读了《鸡毛信》之后,决心向海娃学习,做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热爱生命的人。
...
今天,我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其中海娃被鬼子抓住后用自己的智慧送鸡毛信的片段最让我难忘。
海娃带着鸡毛信逃出鬼子营房,来到一个山头前,山头上有一个鬼子在放哨。
鬼子向海娃问道:“你的,什么的干活?”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块布挥舞着。
糟了,被鬼子发现了。
海娃急中生智,脱下自己的外套也跟着挥舞起来。
鬼子一看暗号对了,便放海娃过去。
可是,鸡毛信却被海娃甩掉了。
天亮时,他发现鸡毛信不见了,赶忙顺着来路找。
总算找着了鸡毛信,但是鬼子也追了上来,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了。
鬼子又强迫海娃给他们带路,海娃趁机把他们带进了八路军布下的地雷阵里,只听“轰”的一声,地雷在敌群中开了花,把走在前面的鬼子炸得七零八落。
海娃又骗鬼子说大路上还有地雷,把鬼子带上了山路,好乘机逃脱。
鬼子的马不能上山,海娃赶忙逃到山上。
鬼子的头儿对着海娃打了一枪,把海娃的左手打伤了。
海娃一边奋力往上爬,一边大喊:“八路军叔叔……”八路军听到了海娃的叫声,急忙赶来,把鬼子都一举歼灭了。
海娃也把鸡毛信安全地交给了张连长。
看完这个片段,我感到海娃真是一个机智勇敢,在鬼子面前临危不惧的小英雄。
...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鸡毛信》的故事梗概
② 电影版本的连环画哪些能收藏
这些可就多了,自八十年代以来,连环画一直是人们收藏的对象,电影版本的连环画也不例外。虽然它不及那些艺术家们绘画的那么珍贵,但电影版本连环画也有着一定的市场的 。下面我来找一些《红灯记》、《奇袭威虎团》、《白毛女》、《沙家浜》《野火春风斗古城》、《李双双》、《地道战》、《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人到中年》 、《洪湖赤卫队》、《红日》等等,我也是在小人国商城里找的,可多着呢。
③ 瀚大黎众|重温红色经典电影——连环画《烈火中永生》1965年上映
欣赏连环画《烈火中永生》,透过精美插图,重温经典。此作品,以1965年的电影《烈火中永生》为蓝本,展现其故事魅力。此电影改编自《红岩》,讲述解放前夕,江姐等革命者在敌人残酷迫害下的英勇斗争。电影名称最初为《红岩》,但周恩来总理提出“烈火中永生”,意指革命者虽经历艰险,但精神不灭。该片不仅展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其革命牺牲精神与乐观主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电影的衍生作品,连环画《烈火中永生》同样聚焦主线,通过插画深入描绘剧情,生动展现角色性格与情感变化。不仅忠实于原作,还进一步拓展视觉体验,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享受。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78年12月推出此连环画,封面及插画设计匠心独运,精美绝伦,定价亲民,深受读者喜爱。
《烈火中永生》以深沉的历史背景,展现了革命者的非凡勇气与坚韧不拔的意志。连环画版的呈现,使得这股力量更具感染力,让今人能够更加深切地理解那段岁月的艰辛与伟大。透过《烈火中永生》,我们不仅重温了那段历史的光辉,更在阅读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营养,激励我们面对挑战时勇往直前。
④ 关于电影连环画的问题
20世纪,在物质与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连环画曾经是普及电影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成为几代人的精神食粮。21世纪,曾经承载无数人集体记忆的连环画,逐渐踪影难觅,却正成为古董,成为收藏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新宠,成为继瓷器、书画、钱币和邮票之后的第五大收藏。
电影连环画素有“纸上电影”的美誉,是当前最为连环画收藏大军青睐的品种。本藏品连环画32开本,平均每本192页,采用进口蒙肯纸印刷,全部胶片制作(包括大量优秀电影原版制作),影画上乘,纤毫毕现。
前所未有的一次推出100部电影连环画!这是自电影连环画出版以来,开本最大,图像最清晰,彩色版本最多,制作最精良的一次,部分品种更是第一次出版面世,其欣赏、收藏价值凸现!
每本电影连环画后面,另附加电影拍摄的传奇经历、主创人员介绍等珍贵照片及资料。
内容简介
详细内容: 1 林海雪原
2 铁道游击队
3 冰山上的来客
4 战火中的青春
5 李双双
6 早春二月
7 地道战
8 英雄虎胆
9 柳堡的故事
10 五朵金花
11 阿诗玛
12 红日
13 英雄儿女
14 甲午风云
15 奇袭
16 小城这春
17 铁道卫士
18 平原游击队
19 飞刀华
20 我这一辈子
21 雾海夜航
22 小兵张嘎
23 永不消逝的电波
24 聂耳
25 风暴
26 赵一曼
27 普通一兵
28 钢铁战士
29 中华女儿
30 鸡毛信
31 暴风骤雨
32 烈火中永生
33 神秘的旅伴
34 寂静的山林
35 花好月圆
36 红孩子
37 渔光曲
38 红珊瑚
39 林则徐
40 保卫胜利果实
41 龙须沟
42 芦笙恋歌
43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44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45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
46 雷锋
47 姊姊妹妹站起来
48 马路天使
49 山间铃响马帮来
50 独立大队
51 粮食
52 万紫千红总是春
53 十字街头
54 万家灯火
55 一江春水向东流
56 群英会
57 十二次列车
58 特快列车
59 昆仑山上一棵草
60 秘密图纸
61 桥
62 三毛流浪记
63 白毛女(北风吹) 1950
64 南征北战
65 智取华山
66 渡江侦察记
67 董存瑞
68 祖国的花朵
69 草原上的人们
70 上甘岭
71 祝福
72 羊城暗哨
73 党的女儿
74 回民支队
75 今天我休息
76 老兵新传
77 林家铺子
78 青春之歌
79 红旗谱
80 洪湖赤卫队
81 51号兵站
82 地雷战
83 锦上添花
84 停战以后
85 野火春风斗古城
86 白求恩大夫
87 兵临城下
88 霓虹灯下的哨兵
89 苦菜花
90 革命家庭
91 舞台姐妹
92 冰上姐妹
93 刘三姐
94 红色娘子军
95 桃花扇
96 大浪淘沙
97 神女
98 乌鸦与麻雀
99 不拘小节的人
100不夜城
价格约1500---1800元。